

房租降了?
作者:邢海洋当“北漂”“深漂”们还在抱怨一半的收入给了房租的时候,不良中介一次次从租客那里榨取收益的时候,来自全国多地的统计却显示房租下降了,居民的住房压力有望减轻。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住房供需矛盾缓解了还是更多的人离开了“北上广深”?
春节后北京的租赁市场一反常态,房租并没有因为返工人流而上涨,反而与年前持平或小幅度回落。按照往年经验,节后都是北京乃至一线城市房源最紧张的时候,房东都会在这个时候待价而沽,房租涨一成是常事。今年租金之所以涨不起来,主要是因为需求少了,成交淡静。非但北京如此,今年大城市春季租赁市场普遍如此,各大一线二线城市的房租均表现平平,诸葛找房检测的全国20个重点城市中,节后6城房租上涨,平均涨幅0.42%,13城房租下跌,平均跌幅0.25%。
旺季不旺,这为2019年的租赁市场打下了伏笔。4月份,北京住房租赁市场成交量环比3月份下降了18%。到了5月,高校毕业生临近毕业开始找工作校外找房,租赁市场又迎来了新一轮需求高峰。可这一时节,北京部分中介却推出“免服务费”促销活动,为租客优惠的服务费达1000元至2000元不等。原因在于房源多了,空置期有所延长,租赁企业不得不用优惠来吸引租客。
租房市场的低迷主要表现还不在居住用房,而是商务办公的写字楼市场。2018年第四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成交租金也开始出现松动,有效净租金环比下降0.7%。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据戴德梁行的报告,甲级写字楼市场租金增速放缓,租金指数环比微降0.2%,空置率6.9%,净吸纳量13043平方米,仅为去年同期的6%。不只北京,一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环比增加3.2个百分点至13.1%,平均租金环比下跌2.1%,租赁需求持续减弱使得业主对于租金的议价空间在不断扩大。在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平均租金环比下跌1.7%,同比下跌4.1%,市场反映出的数据似乎更为严峻,多中介表示,深圳多个写字楼租金与去年相比出现二至三成的跌幅。
写字楼市场的退潮,供给端提供了部分原因,如北京CBD核心区中服地块与丽泽金融商务区两个区域的完工项目若能在年内开始放量供应,北京市甲级写字楼市场的格局与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意外地使2019年很可能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的“拐点之年”。但全国范围内甲级写字楼低迷,却是为需求端所左右的,互联网金融曾经是各大写字楼的租赁大户,这些企业的总部多设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可在去年春夏之交的“爆雷”声中,这部分的需求一下子消失了不少。随后,多因素叠加下,经济的不确定性促使部分租户开始调整租赁策略,谨慎扩张,导致写字楼市场需求减弱。
不过,市场的下跌并未构成人口“逃离”北上广深的明确信号,在北京郊区如通州、门头沟等居住需求明显放缓的时候,西城区、朝阳区等中心区域的房租仍在上涨。在上海,商用房租金虽然下跌,普通住宅的房租却是明显上涨的。兴业证券《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4月房价租金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上海、深圳、惠州租金涨幅较明显,4月上海同比涨幅已达到9%,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
房租的下降,更多的是结构性现象。去年夏天,长租公寓集体“突袭”租赁市场,各类游资挟裹着大笔资金“扫荡”房源,各地租金出现了一轮令租客们心惊肉跳的大涨,如今尘埃落定,市场也就淡定了下来。而2018年接连释放集体土地租赁房、集体宿舍开工等扩大市场供给的信号,也缓解了城市居住紧张的供求压力,给“北漂”和“深漂”们更多的选择。 投资物语上海房租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