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底让安倍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宋晓军

特朗普到底让安倍扮演什么角色?06月13日,阿曼湾海域,两艘大型油船分别在13日上午8时50分和9时50分发生爆炸并起火(东方IC供图)

6月13日,由于阿曼湾发生了诡异的“油轮遭袭事件”,因此日本首相安倍在德黑兰与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会晤的相关内容可能就会被媒体所忽略。而当我看到路透社引用了哈梅内伊对安倍说过的一句话并联想到了一些相关信息后,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标题。

先说6月13日哈梅内伊对安倍说的那句话。当时哈梅内伊对安倍说:日本是一个重要的亚洲国家,如果它想扩大与伊朗的关系,就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表明坚定的立场。看到这句话,我想到的是6月5日中、俄领导人签署的《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第19节里对“伊核问题”有关立场的表态。很显然,哈梅内伊的这句话是在暗示安倍至少应该像中国那样表明立场,才有资格充当调停者。而由此,我联想到了1983年安倍随其作为外相的父亲前往伊朗调停“两伊战争”未果后,当时中、日两国的状况。当时中、伊关系不仅不是现在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且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远落后于日本。

说到1983年中、日经济实力的对比,不能不让人想到当年美国里根政府发起贸易战的目标正是日本,而同年中国对美贸易则刚从1979~1982年的逆差转为顺差(当时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仅是十亿美元级,而日本是百亿美元级)。同时,从经济实力和贸易的差距还可以联想到当年中、日海军实力的差距。简单地说,1983年日本造船产量排名全球第一而中国大陆仅排名第十二(低于中国台湾地区),而且日本海上自卫队大型作战舰艇的质量和数量也都远在中国海军之上。但是36年后的今天,中国不仅已取代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的三倍之上。再说海军,其实就在安倍出访伊朗的同时,中国海军的首艘航母“辽宁号”正穿越宫古海峡前往第一岛链外的远海展开训练。而同一时刻,为了对冲中国海军的快速崛起,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直升机母舰则正在南海与美海军“里根号”航母举行联合演习。

说到海军,我又联想到了美知名国防问题专栏作家克拉雷(Michael T.Klare)6月2日撰写的一篇专栏文章。他在这篇题为《海军VS博尔顿:五角大楼渴望与中国开战而不是伊朗》文章中的观点,似乎与阿曼湾“油轮遭袭事件”后蓬佩奥、特朗普以及美代理防长沙纳汉的表态一致,即对于他们认定是幕后“真凶”的伊朗并没有提出可行的军事选项。而沙纳汉的表态最为明确,他说伊朗不只是美国的问题,美国的目标是在这个问题上建立国际共识。如果从这个视角看,在对中国进行贸易“极限施压”和美国防部刚推出明显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报告之时,特朗普让安倍前往伊朗的去“调停”,其目的是不是为了适时“卸下”伊朗这个“包袱”进而集中精力对付中国吗?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6月13日哈梅内伊对安倍说的那番话预示着安倍的“调停之行”貌似失败了,但近期多次表示要与伊朗谈判的特朗普真的会就此罢手吗?同时让人觉得诡异的是,在6月13日阿曼湾“油轮遭袭事件”发生后,当美军方、国务卿和总统一致扮演“白脸”将矛头指向伊朗时,被袭油轮之一的“国华勇气号”所属的日本“国华产业”企业主却出面扮演起了“红脸”,公开否认了之前美中央司令部所称该油轮是受到“遥控吸附式水雷”攻击的所谓“证据”。由此可见,恐怕没人真正知道特朗普到底要让安倍在美、伊之间扮演什么角色。 军事特朗普伊朗经济美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