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道法自然”是从《诗经》开始的

作者:李山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诗经》这部最早的诗篇中,看似简单的歌咏,不但蕴含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文化背景,还包含了广阔大地上的自然风貌。西至陕甘、东至齐鲁、北至黄河北岸、南至江汉,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中,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物象中体悟着关于天地与人生的哲思。“比喻和联想,是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李山说。

李山研究《诗经》30年,被誉为“最会讲《诗经》的老师”。在他的讲述里,这部古老的文学经典不仅似乎从时间上离我们更近了一些,更可以在身边的自然中触手可及:“我们常说‘道法自然’,其实不用等到老子,《诗经》里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Q 在《诗经》中,我们能读到什么?

A 在《诗经》中,我们能读到古老的文化渊源,也能看到历史的变迁,还能看到辽阔地域的不同自然地貌和人文风俗。而且不但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蕴藏也都非常深厚。比如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小调,是当时人们吟唱的曲调。当时中原地区文化发达,所以多出于此。我们在这些诗篇中,就可以读到历史和空间的变迁。

Q《诗经》中提到的地点,现在还可以找到吗?

A 大江、大河、大山仍在,比如长江、黄河,比如泰山、终南山——《小雅·斯干》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就是指现在的终南山。今天,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关中平原,还是可以远望终南山。一些小的地名会有一些变化,如沣水现在叫沣河;溱水与洧水汇合交流后,成为了现在的双洎河……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现在的面貌是大致相同的,只是当时的北方气候比起现在来说会气候更加湿润、水草丰茂。

编辑 / 二咩  剪辑 / 李响  设计 / 罗曼

| 封面大使 |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是《诗意中国:寻访《诗经》中的山、水、植物》,点击下方封面图即可畅听杂志。

李山:“道法自然”是从《诗经》开始的0

更多《诗经》解读,可点击下图试听《李山·诗经密码》音频专栏——

李山:“道法自然”是从《诗经》开始的1

上一篇:
下一篇: 诗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