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坡过后,一地鸡毛?

作者:邢海洋

新能源退坡靴子终于落地,补贴少了一半,同时取消了地补,令预言温和退坡,保护汽车制造业的幻想成为泡影,车企想必也彻底蒙了。今年前两个月,汽车销量雪崩,唯有新能源保持强势,可全国范围内减费降税的大背景下,近千亿元的财政补贴政府也难以负担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路径,也只有先慢下来再按市场规律调整。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推出前,汽车市场曾经历一轮降价。4月1日起制造业16%的税率将下降为13%,3个百分点表面上看对汽车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实际上却还是有价值的。市场上,一辆典型的新能源汽车标价普遍20万元,电池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1/3左右,增值税的差额等于帮助新能源车在电池成本上节省了1/10。而在补贴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给与企业3个月的退坡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去年标准的60%予以补贴。设若2018年补贴是8万元的车型,过渡期内仍能够得到4.8万元的补贴,再加上6000元的税收优惠,一辆车的价格压力也因此而减轻了。或许正因为此,比亚迪和广汽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宣布不因政策调整而调价。更有与政策“撞了车”,也就是政策宣布当天发布了新车型的“江铃新能源”硬着头皮不涨价。

补贴退坡,其实质是电池成本下降,政府无需再扶植。2016年底,特斯拉Model 3展开预订的时候,低配版约定售价是3.5万美元。如今,等了快3年,Model 3的基础版总算开始供应市场,就是因为在此期间电池成本降下来了。2017年初,国内三元锂电池的价格约为2.50元/瓦时,到了2017年底,则下降到约1.45元/瓦时;到了2018年底,瑞银拆解的特斯拉电池度电成本降到了0.71元/瓦时,国内宁德时代也降到了约1元/瓦时,即使算上电芯的包装成本,也降至了1.20元/瓦时。普遍的共识是,2020年锂电池的成本应降到1元/瓦时。一辆续航400公里的电动汽车,通常需要携带50度的电能,届时电池的总成本也就是5万元上下。

国补退坡一半,取消地方补贴,新能源汽车总体补贴等于减去了75%,对新能源车企,真正的考验在过渡期之后。因为补贴的存在,锂电池的新能源车大有取代铅酸电池低速电动车之势头。在螺蛳粉的故乡柳州,比smart还小的宝骏E100、E200随处可见,成为城市里一个显著的街景。在这座城市,政府促进建设了大量可充电的停车场,虽仅提供一个220伏的插座,并非其他地方昂贵的快充桩,却相当实用。政府还加大燃油车占有电动车位的处罚力度,令电动汽车的充电简单便捷。于是,电动车比燃油车更高的行驶性价比凸显了出来,一座城市迅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对低速电动车的取代。值得一提的是,一款车型能够风靡它所诞生的城市,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宝骏E200,低配版本补贴后售价为4.98万元,官方指导价则是10.8万元。

普遍预测,2025年电池成本将下降到新能源和燃油车的价格“打平手”的地步,届时无需补贴,仅凭性价比,新能源汽车的“柳州模式”也必定推广全国。但眼前,以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的廉价车路径,并非一条好的路径,它使得大量纳税人的资金补贴到了并不成熟的技术上。相反,特斯拉带来的高举高打、逐步下沉的造车方式,才是技术进步的常规路径。尝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新潮人群本身就是小众人群,肯为新技术支付溢价的也应该是富裕的对价格不敏感的阶层。富人们的尝鲜需求刺激了技术的发明和小规模生产,至于新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一定是因为性价比的胜出。

补贴大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无疑将回归常识,高端品牌继续稳扎稳打,低端的恐怕真的会一地鸡毛了。 投资物语新能源新能源车补贴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