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与贸易战

作者:宋晓军

国防预算与贸易战03月15日,美国《防务新闻》记者梅塔(Aaron Mehta)报道称,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一天前在向参院军事委员会提交的为2020财年高达7500亿美元国防预算约20页的辩护词中,有4页是描述中国“威胁”的,而描述俄罗斯“威胁”的只有2.5页,另外2页是说伊朗和朝鲜“威胁”的。看了这则报道,再联系到当天美智库“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CRFB)网站上发的一篇分析文章,我就想到了这期专栏的标题。

针对3月11日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题为“一份让美国更美好的预算”的2020财年预算纲要(共150页),3月15日CRFB网站上发了一篇题为“在总统的预算下债务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的分析文章。文章对比了“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和“白宫预算办公室”(OMB)在“纲要”里提供的对未来10年GDP年均增幅的预测(分别为3%和1.8%),然后再加上相关因素修正后认为,“纲要”中预测的2029财年公众持有债务累积下降到占GDP的71.3%、2029财年赤字仅为2020亿美元GDP占比0.6%不准确,而实际的累积债务GDP占比应为88%,2029财年赤字应为1.01万亿美元,GDP占比则为3.2%。那么CRFB文章对累积债务的推算结果与特朗普政府提交的国防预算及贸易战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说,由于“纲要”中对未来10年可消除累积债务的GDP增幅的预测高达3%,特朗普政府不仅可以在2020财年提出高达7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而且还假设若特朗普连任,未来5年的国防预算可维持高位。“纲要”显示,2021~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分别可以为:7460亿美元、7600亿美元、7780亿美元和7840亿美元。但如果CRFB文章推算的结果成立,即未来5年累积债务比预测的高,那国会还能通过“纲要”中给出的2020~2024财年维持高位的国防预算吗?说完国防预算再说贸易战。在“纲要”的第23页“国防部”预算一章里开篇就写道:该预算为国防部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提高了军队的战备和杀伤力,优先考虑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按前文所述如果国防预算达不到高位,国防部就得不到满足与中、俄进行战略竞争必要的资源,那靠什么来与中、俄进行战略竞争呢?难道对中国采取发动贸易战的方式不是一个优先选项吗?

说到这儿,可以回顾一下美国前民主党参议员、成功预测了“9·11事件”的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哈特(Gary Hart)在2006年一本书中曾写过的一句常被引用的话:我们的经济实力是我们力量的基础,我们的力量是我们领导世界的基础。这句话的意思是,军事实力很重要,但必须建立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这对于经济实力和国防预算排名全球第一的美国是这样,那对于经济实力和国防预算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呢?换句话就是,在未来的一些年内,中国必须要同时做好应对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和持续发动贸易战的准备。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在特朗普政府推出“纲要”不到24小时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出席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全体会议时,强调了要打好国防与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的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国防与军队的目标任务,以及在制定国防与军队“十四五”规划时要统筹当前和长远。在讲话中不仅强调了要加强练兵备战,还特别强调了“各级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和“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经费管理”。事实上,在2016年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涉及到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第19篇的题目就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军事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