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范凌:未来,人真的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范凌:同济大学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哈佛大学博士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必然给人的工作带来改变。
在工业革命时代,机器的出现使得大量工人下岗,被机械所取而代之;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智能语音音箱、自动驾驶汽车、AlphaGo等一些列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靠近。
然而,在这场变革中,人类未来的工作又将面临的怎样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想被AI取代,人们需要拓展哪些技能?在同济大学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看来,“我觉得人工智能和人的未来工作可能在短期之内确实会有一些取代关系,但是长期来看,会出现很多很有意思的、新的工作的可能性。”
Q:未来什么样的工作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A:一些机械性的白领工作,比如说电话销售、前台等等,这些工作似乎很容易就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同时,人在尤其是需要创造力、同理心、好奇心等等领域,交流情商的维度,反而变得更有竞争力。
Q:那这是否意味着那些要调用人类属性的工作,机器就什么用也没有?
A:我也不认同。因为在很多相对比较困难的工作当中,人类其实是需要被机器进行辅助、增强的。借用著名心理科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教授的畅销书 《思考,快与慢》来说,机器很擅长做快思考,而机器也能够帮助人来做慢思考,从而让人的慢思考变得更有依据,更有效率,去突破人的经验和知识的边界,突破想象力的边界。
(文/小朵) 人工智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未来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