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福:我们正在消除流感的长途上一步步走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2017年7月,高福院士被任命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于专业人士而言,“高福”这一名字不但意味着中国科学院、非洲科学院院士,更意味着数项与疾控相关的重大课题:揭示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的新机制、攻关扎卡病毒致病机制、提出H7N9禽流感的重点防控方法……
不过在2017年的夏天,这一切似乎并不是民众目光的焦点。用高院士自己的话讲,大家平常是“看不见”公共卫生事业的进展及其从业者的。当然,他还说道:“你们没看见我们的时候,就是最‘安全’的时候”。
不过到了被流感侵袭的2017年底与2018年初,公共卫生人员与疾控中心不再“隐形”,大众的关注、疑惑与诘问纷至沓来。作为中心主任,高福最常被问到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搞疾控的还没有把流感病毒消灭;其二,今年的疫苗是不是“押错题”了(指对流行病毒的预测失败)。
对这两个问题,高福有确凿的答案,却没有一张万能处方来完美解决问题所揭示的困局。原因也很简单:尽管流感病毒是最古老的病毒之一,人类对它的认识却非常地肤浅与有限。与被从地球上消灭的天花病毒、国内完好控制消除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不同的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变异之快不但大大增加了科研与疾控的难度,更是提高了在人群中大规模流行的概率。
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如今的科研水平不可能让流感病毒从世界上消失殆尽。与此同时,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够保证起到百分百预防当季流感的效用。
那么当流感来袭的时候我们究竟该做什么?高福院士有话要说。
Q:您能为我们讲一讲病毒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吗?
A:病毒是微生物的一部分,微生物和人类谁也离不开谁。开个玩笑:你在异地水土不服,不是你水土不服,而是你的肠道微生物水土不服。大部分的微生物对我们是有利的,致病病毒就是坏微生物中的一部分。
Q:您觉得从事疾控与公共卫生事业最关键的是什么?
A:公益性、专业性缺一不可。踏踏实实搞清基础研究和问题逻辑、摸清病毒等病原自然规律以及公卫问题的本质,并在恰当的时机作出决断。
Q:现有疫苗的效率离百分之百还相距甚远。那么我们应不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A:我们鼓励大家去打疫苗——即使我们也坦诚地向大家承认如今研究水平的局限。百分之百我们做不到,毕竟还是有个百分比可以保护你。在副作用很小的情况下,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 微生物流感流行性感冒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