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唐师曾: 第一个使用耶路撒冷“电头”的记者是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唐师曾,战地记者
二十七年前的一个安息日,唐师曾在耶路撒冷的哭墙下许了三个愿望:其一,做好记者;其二,娶好姑娘;其三,生小超人。那时中以还未建交,他是第一个前往以色列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使用耶路撒冷“电头”的新华社记者。
与此同时,他身边还有一位名叫Orit的当地女青年陪伴、引导——险些闹出好一场乌龙。他在给《参考消息》的稿件中写道:“圣墓教堂十分安静,我能听到Orit小姐的心跳声……”那一天,他们坐在圣像下避雨,唐师曾在雨声中观察着自己所处的古老花岗岩建筑,不由得深深沉浸在时间与空间的浩荡之中。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圣城的土地,却也是他与耶路撒冷之神圣和庄严离得最近的一次。
谁知一封传真很快发到耶路撒冷,质问唐师曾把他的头放在人家身体的什么位置上。对此,唐师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任我怎样解释也不肯理解我所经历的神圣与宁静,因为北京不是耶路撒冷。”
如今,唐师曾已记不清自己去过几次耶路撒冷。中以两国建交已逾26年,他在哭墙下的愿望均已实现,也不再对以色列的局面和状况了如指掌。用他的话来说,关于耶路撒冷,自己的知识、经历、感慨与见解一半已经过时了;谈起这座城市,他不再想起战乱,而是和平。
至于诸如过去那些闯边界、遭遇恐袭、和军队周旋此类于变幻风云中游走与探索的故事,则被留存在唐师曾的记忆中,有空的时候说上一说。
Q:关于耶路撒冷最惊心动魄的回忆?
A:一次开车走错路……当地军队差点朝我发射火箭。
Q:在耶路撒冷做的最惊天动地的事情?
A:参加拉宾选举。
Q:为什么说自己喜欢用希伯来语念“耶路撒冷”?
A:舌头碰口腔和牙齿,特别性感的感觉。人活着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
(文/黑皮诺 图片提供/唐师曾)
上一篇:
下一篇:
行走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