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宋朝人一样,做精神上的贵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观复APP创始人

2018年,我们的文化生活延续了近年来全民“娱乐至上”的风潮:一切都是综艺,一切都需要通过综艺的形式来呈现。无论是音乐、艺术、知识、历史还是其它需要严肃讨论的领域,都轮番以生动活泼却难免浅显的样貌走向观众眼前。

对此,马未都多少持点保留态度。

“有点儿像骗小孩吃药。”他这样说道,“小孩嫌药苦,就加点糖水或橘子水,哄着灌下去。但是真要想效果好,就别管多苦,一口咽下去才行。”于他而言,适当的娱乐精神无可厚非,但要是动了真格,实在地学习审美、获得知识,吃下苦药乃是必经之路——要啃最难读的书,要花费无穷的气力与工夫去“悟”——没有捷径,更没有任何一件“娱乐”的糖衣可以稀释漫长学习中的枯燥与艰深。

除了“悟”以外,马未都觉得选择良好的范本也很重要。在诸多朝代中,他认为宋朝是最值得学习的对象。一是因为这个朝代足够“长寿”,二是因为宋代的器物达到了中国美学的巅峰。他在百家讲坛以及其它节目中常常讲起宋朝,用轻松的语言和严肃的态度:

在宋朝,官方和民间都能进行高度审美;在宋朝,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会交叉碰撞;在宋朝,跨越了三百年的文化建设正翘首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理解、去学习……

不过发现、理解、学习岂是易事?没有任何一种高度浓缩的公共经验是有效的。正如马未都所说,颈椎坏了,内行的骨科大夫绝不按颈椎;要学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用,该读尼采、萨特、朱光潜。

那么学习宋朝,又该从何而起呢?

Q:为何会觉得明清瓷器远不如宋瓷?

A:明清彩瓷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它只是一种对表象的追求,一种对感官的刺激。从工艺角度上来讲,康雍乾三朝达到了一个工艺上的巅峰;但是又不具备潜在的思想意识,无法再现宋代的陶瓷美学。

Q:什么是所谓的“贵族精神”?

A:这里的“贵族”不是狭义上的“贵族”,不如说是一种抽象于普通世俗景象的文化精神……

Q:您心目中有没有能代表宋朝的历史人物或是器物?

A:论人物,我觉得是苏东坡;论宋瓷,我觉得是定窑。

文/黑皮诺

| 封面大使 |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是《宋朝那些人:士人 士风 士气》,点击下方封面图即可畅听杂志。

像宋朝人一样,做精神上的贵族0

上一篇:
下一篇: 宋朝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