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独特

作者:悦涵

死于独特0

《死于独特》是今年6月BBC推出的一部电视电影。影片根据兰开夏郡一起真实案例改编,并得到了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合作与支持,还原了整个事件。

2007年8月,苏菲·兰开斯特(Sophie Lancaster)和男友罗伯特·莫尔特比(Robert Maltby)在公园被一群青少年地痞袭击,21岁的罗伯特身受重伤,20岁的苏菲因保护他被活活打死。而这一切似乎只是因为他们造型独特的哥特装扮,片名《死于独特》(Murdered for Being Different)就是由此而来。虽然事后,幸存者罗伯特认为将苏菲的死简单归结于她的外表,这种说法“太简化”,苏菲被杀,就是因为施暴者本身的邪恶。但无论如何,这个片名本身还是极易吸引人的眼球。

影片刚开始,唇环、脏辫、黑眼线等哥特打扮的罗伯特和索菲,被当地青年麦克在超市中搭讪。他欣赏他们的穿着、发型,邀请他们一起去午夜的公园中玩。在现实生活中总遭人误解和排斥的哥特,不太经常遇到欣赏他们的陌生人,于是,罗伯特和苏菲前往了。他们受到了这群年龄比他们小四五岁的青少年友好的欢迎。一群年轻人,一起拍照、聊天、笑闹,这本该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结识新朋友的午夜。谁料,画面很快切换,罗伯特和苏菲双双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

接下来,影片将这对情侣两年前的生活片段与遇害当晚的抢救片段交相剪接,继续增加这一事件的悲剧性。这两个互相依偎、互相取暖、在空旷楼顶点煤油灯一起读《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灵魂,内心都有着丰富自我,本不该这么年轻就死去或受伤。

这部电影,引出了英国社会长期存在且政府一直没有推出有效措施避免的“恶少文化”(Yob Culture)。

“Yob”(恶少)这个词,是一个英国特有的口语词汇,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它最初只是“男孩”的意思,如今指粗鲁、不懂礼貌、无知的青少年,尤指这些人中实施暴力行为者。而英国臭名昭著的“恶少文化”,通常指一大群举止粗野的青少年、足球队成员、问题少女,群聚在一起,喝酒、胡闹,并时常伴以暴力袭击他人行为。2005年4月,震惊曼城华人社区的外卖店主、中国移民黄锦全被当地青少年狂殴致死事件,就是这一“恶少文化”暴力伤害的典型代表。

午夜的英国大街,时常能见到一伙一伙的年轻人,手上拎着从超市买的酒和零食,找任何一个僻静隐蔽、可以喧闹的场所,一起喝酒、聊天、玩闹。酒吧太贵。于是年轻人的这种消遣方式,在英国并不少见。可是,据BBC新闻,这些“恶少”所犯下的暴力罪行中,大都和酒精有关。据英国内政部数据,英国40%的暴力案件、78%的袭击者以及88%致损性犯罪,都是在酒精影响下进行的犯罪行为。

英国浓厚的酒精文化氛围,使得青少年过早接触饮酒。全英约有8万多家形式各异的酒吧。在英国,饮酒是一种像喜爱足球那样的全民现象。当处在一种所有人都以为“晚上喝一点小酒”是一段愉快时光的社会背景下,很难禁止荷尔蒙活跃的青少年进行效仿。《哈利·波特》系列的主演丹尼尔·雷德克利夫说,在英国年轻人中,有一种以狂饮、滥饮、一醉方休为荣的不良文化,很多年轻人经常因受同伴压力被迫拼酒。

《恶少王国:英国恶少文化真相》(Yob Nation:The truth about Britain's yob culture)的作者弗朗西斯·吉尔伯特(Francis Gilbert),认为政府与贪婪的制酒行业因巨大的利益互相勾结,加重了青少年群体中的“酒精犯罪”。同时,撒切尔时代鼓吹的个人主义和物质现实主义,为如今日益激烈的童党犯罪埋下了种子。英国旧有的“社区”观念,在这一时期被注重个体的新观念打破。同住一片社区的人,联系没有了过往的紧密,开始“各扫门前雪”。

为试图预防恶少犯罪,布莱尔政府曾试图推行一系列措施:16岁以下未成年人宵禁或对未成年饮酒者立即去往最近的ATM机实施现金罚款。但这些措施均因破坏未犯罪者的人权等原因,还未推出就被否决。

《恶少王国》的作者弗朗西斯·吉尔伯特(Francis Gilbert)走访全英社会,采访各社区青少年帮派、恶少事件受害者、毒贩、警察、记者、社工、便利店主、酒吧工作人员……他甚至去了地中海区域最受英国年轻人欢迎、以“24小时狂醉”而著称的Ayia Napa(位于塞浦路斯),最终,得出一种并不乐观的事实:英国年轻人大量受“不顾一切”的文化影响,虐待型、色情的语言和口头禅,霸凌、饮酒、毒品、青少年性行为等被认为是很“酷”的事。电视等流行文化中大量暴力和粗俗言语、色情画面以及霸凌场景的增多和鼓吹,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形成。

“招摇,是恶少文化的核心。”弗朗西斯·吉尔伯特在一次采访中说,“恶少和通常意义上的罪犯并不一样。通常罪犯是希望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罪行、尽可能隐藏起来的,但恶少们却希望他们的恶行被看到、被谈论、被同龄人仰视。”

在《死于独特》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打出第一拳的那个男生,是受不了同伙的激将法。而当第一拳挥出后,更多的拳脚才随之下来,一切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控。吉尔伯特曾采访的一个恶少告诉他,当他欺负人时,他喜欢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让他们来看,“我喜欢那种公开羞辱受害者的感觉,享受于看到他们脸上的恐惧”。

《死于独特》开拍时就定义为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的电影。主创及参与的受害者家属,均希望这部电影能唤醒年轻一代严肃的认知,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行为的再次出现。

想得到群体认同,是罗伯特和苏菲当初走进那个公园的根本原因。想得到群体认同,也是恶少文化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吉尔伯特认为,中产阶级恶少的出现是由于父母永远不懂如何正确在子女间设置“界限”、不懂对孩子说不。工薪阶级(Working Class)恶少是由于为了融入其所属的阶层和大环境,再加上教育的缺失,使他们没有正确引导。大量青少年怀孕现象以及青少年单亲妈妈的出现,也是恶少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电影《死于独特》中,童党里有一个稍具良知的麦克,他没有参与殴打但也只是呆呆站在那儿什么都没做。麦克就是出自一个青少年单亲母亲家庭,他母亲生下他时自己还是个孩子。长期没有男性角色模范又缺少男性认同,使他过早地加入恶少团体。

古老的兰开夏郡,景色依旧。这种平静小镇下的罪恶和远处美到发颤的景色,在影片中形成一种触目的反差。影片所揭示的英国独有的“恶少文化”,让人震惊,但也具有更广泛的全球意义。因为放眼望去,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童党霸凌现象,都不算少见。 死于独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