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场合

作者:harps

现在介绍外国教育的文章到处都是,关注了几个教育公众号的读者可能都对牛津大学的一些传闻有点了解,比如穿礼服的学院晚餐。访客偶然受邀参加一次,当然很是新奇,打扮得唯恐不板正。但是牛津各学院的学生和学院的教职员大都没钱买昂贵礼服,更没钱雇个把万能管家打理各种各样场合的花梢衣服。于是怎么糊弄学院的“黑领结”晚餐就成了常态。

欧洲大陆上的大学很多历史也极悠久灿烂辉煌,食堂(如果有的话)比牛津好极有可能。但是象牛津这样吃个学院晚饭要穿晚礼服的,德法来的学生都表示没听说过。一个德国研究生说:他古狗了一下才知道什么是“黑领结”着装。这个德国学生身高一米九,长头发扎马尾,戴着很厚的眼镜,巴掌摊开有如小蒲扇,和他比起来,大部分英国学生聒噪得有如收音机。 古狗后难生敬畏,不那么容易被历史感和荣誉感蛊惑的研究生总是变着法儿不守饭堂晚礼服的规矩。平常日子的晚餐,只要有件礼服外套就算合格。于是有人就真的只在T恤短裤外面套件礼服外套,施施然去吃大片烤肉和土豆泥。

读过大学住过宿舍的人可能都知道:让一堆聚居的年轻男性维持衣服笔挺是近于不可能的任务。牛津的服装店很识时务地卖全套的便宜黑礼服,遇上折扣季里外上下买齐全也不过两百镑。到了开学的季节,学生们拖着行李箱返校,男生手上往往有一个很大的西装袋子要单独拎着,看起来比女生还讲究。里面的衣服到底穿过几回洗过几水,可能就只有亲密好友才知道了。牛津的学生在考试和答辨时也要穿一种正式的黑袍子,显摆历史悠久的大学的特有传统。以古老和精英为标榜的大学有意无意地塑造学生的隔离感和优越感,当然也无可避免地成为嘲讽的目标。理查·费曼讲到普林斯顿的学生们要穿袍子,而那些袍子从来不洗。于是旁人可以轻易地靠鼻子分辨一年级生,二年级生,三年级生和猪。

与我合作项目的一个教授来自以色列,人极聪明,穿衣打扮也极漫不经心。他来牛津做报告时,穿的是普通T恤外罩一件足球队服T恤。来牛津一趟总要体验下牛津风俗,我的教授属于耶稣学院,事先告知以色列教授带上正式礼服参加学院晚餐。事后听说,他为此向自己的实验室群发邮件借正式礼服一用,后来一个学生借了件万圣节穿的衣服给他。

煞有其事的“学院正式晚餐”,好玩儿的不止是晚礼服背后的故事。好朋友读博时属于基督学院,牛津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其用餐大厅是牛津著名的拍摄哈里波特的取景地。有次她和学哲学的男朋友请我去基督学院吃正式晚餐,于是我也不能免俗,化妆打扮穿上高跟鞋,兴冲冲地去了。饭前照例有个祈祷仪式,全体起立。讲台上一个英国人叽哩咕噜说了一大串,我感觉好象差一点儿就听懂了。问她的男朋友该英国人说的是啥?他回答:“是英国口音的拉丁文。” 学院牛津

下一篇: 声音(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