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做选择》课程导言|三联封面课

作者:李剑

  一个糖尿病人在加糖的卡布奇诺和不加糖的红茶中,很容易做出最符合自己长久利益的选择。但是,人生中要面对的很多选择不像糖尿病人面对卡布奇诺和红茶,一眼就能看穿利弊,更多的时候反而像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而哲学学者李剑认为,判断一个选择是否正确,在于做选择的方法,而非它造成的实际后果,如果能够依据科学理性的思考做出选择,未来人生的很多遗憾便更容易被排除。

  在这个“封面课”第3期音频课程《如何更好地做选择》中,牛津学者、社科院专家李剑会为你讲解关于自由与选择的如下问题:

  1、从哲学层面上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意志?

  2、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选择?理性的选择?

  3、怎样才能尽可能做到选择了就不后悔?

  4、面对选择时,优缺点列表(pros-and-cons list)是好方法吗?

  5、面对重大人生选择时,如何决策?什么样的决策过程才是最优的?

  6、如何克服面对选择时的恐惧?

  7、当我们的选择决定和他人意见之间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8、做选择时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发生冲突,应如何权衡?

  9、个人选择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本期音频课重点内容提示

  “正因为人有自由意志,并因此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道德上的责任,我们才拥有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我们才拥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才有着感激、憎恨、宽恕和爱。”

  “理性的选择是理智的运用,而不是受内心一时的冲动、感官欲望的刺激而做出决定。”

  “好的决策进程应该:探索不同的观点,主动去寻找与自己信念相冲突的那些信息或证据,从主观的情绪中抽离自己,并承认不确定性。”

  “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你要考察自己的内心,判断自己内心中驱动自己去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标的那些欲求或欲望中,哪一个更强烈、更深层。”

  “爱不是一种选择,爱是不再去选择。”

  “在面对我们的决定和他人意见之间的冲突时,承认自己那个决定的缺点,是更好的辩护策略。”

  “自由的本质在于自由追求它自身,人生的意义可能也正在于人生总是追求着意义。只要生活在继续,这个追求的进程就不应该终止和完结。”

  “自主地思考,理性地抉择,永远追寻内心最深沉的向往和渴求,过一个自由而美好的人生。”

本期讲师:李剑

  哲学学者,研究领域为英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她曾先后在纽约大学哲学系和牛津大学哲学系担任研究学者,著有《死亡的谜》、《酷刑为何是恶的》等研究论文。李剑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于自由意志和理性选择等话题也有颇多研究心得。 选择自由哲学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