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93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3月里的一天,朋友邀我去南京见识一种文化产业模式。来到位于鼓楼广场豪华写字楼的艺尊宝公司,立即有美女靓男热情接待,一边陪同参观一边介绍说,这是一家“非遗”文化产品资产证券化孵化平台,由艺尊宝公司、金陵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陶艺大师吕俊杰共同携手。致力于打造世界首家“非遗”交易中心,用“互联网+文化+金融”思维,实现“艺术资产证券化、艺术投资大众化、文化推广全球化”。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他们解释,就是将不流通的资产,经过系统的结构化处理,将资产重新组合分割转换为证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流通。举例说,只要花费9900元,成为黄金会员,三级佣金收入可能有约155万元。加入晋级为星级经理,还可以有更多的服务奖金、福利奖。在我们参观展览、观看视频时,有几批五六十岁的大妈大叔,拿着成叠的人民币,与公司签订合同,成为会员。一些人喜滋滋地拿着紫砂壶,走向电梯口。
我想起,2015年曾有媒体对南京文交所的经营做出过公开批评,《南方周末》发表了整版的文章,标题是《比炒股更疯狂地炒邮票》,认为这是一个缺乏监管、比A股更疯狂的游戏。记忆中,国家文化部还专门发布了一个文件,明令禁止艺术品零星分割,转换为证券形式。在公司业务总监的办公室,我向这位上任才几个月的主管提起这个文件,他坦率地承认,知道这个文件。南京文交所兴旺了一段就衰落了,如今被金陵文交所取而代之。他说,赚钱是得靠机遇和运气的。眼前政策有所松动,就赶快搏一把呗。能赚多少就是多少!
我后来查了网上资料,才知道,在一年前发布的江苏《十三五规划》中提道:要推进文化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加快文化与金融的互动融合,规范发展文化产权交易所等等。很多人觉得,这对于南京文交所显然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然而,我认为其意恰恰是要规范发展文化产权交易所。着眼点在“规范”二字,政府怎么可能鼓励你去疯狂炒作紫砂壶呢?
我又说,你们把紫砂壶作为标的,冠以“非遗”头衔,吸引会员投资、炒作。事实上,紫砂壶是“物质”的,紫砂壶制作工艺才是“非物质遗产”,值得传承,却不能用来炒作。他没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思忖片刻,不能不承认公司的宣传广告有失严密。当我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一起来南京的一位女士急匆匆从包里掏出一叠钱,说要为她的朋友申请会员。同时用手机告诉朋友,其余部分赶快微信转账,今天是第一轮的最后一天。她早就投资十几万元了,她的理由是,投资一定要趁早,赚到钱赶快撤。如此稀里糊涂跟风,肯定会吃亏的。
我很想告诉她,某些文交所曾被称为庄家收割散户的机器,从庄家(一级经纪商)到二级经纪商再到散户,形成了一个利益闭环链条,目的是压榨完你的利益。但我一句话都没有讲,因为我也明白:不到血本无归,根本不能让疯狂的头脑冷静下来。
江苏苏州 娄谷
输在起跑线
去年底,阿芳生下二孩,这让很多朋友羡慕不已,毕竟不是谁都能顺利实现二孩梦。不过,对于阿芳来说,添丁虽然可喜可贺,却也有不小的烦恼。
阿芳的月子还没坐完,就接到单位电话,询问她产假准备休多长时间,这让阿芳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了衔接国家“全面二孩”政策,阿芳所在城市去年6月份便修改了本地的计生条例,规定二孩产假可休6个月。既然政府已经做出明文规定,单位为何还要来电询问?
原来,计生条例虽然做了修改,但本地的职工生育保险办法却并未进行相应修改,而根据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的规定,产妇在休产假期间单位不再发放工资,改为由社保机构发放生育津贴,但二胎生育津贴却只发放3个月。两部法规的冲突,对阿芳这些二胎产妇来说,便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可以休6个月产假,收入却只有3个月的津贴。这让阿芳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单位对阿芳的质疑倒也理解,但却说单位也无能为力:毕竟相关条例已经规定了产假期间单位不再发放工资,单位也不能公然违反条例给产妇发放剩余3个月的工资。所以,如果产妇想要工资,后3个月就要回单位上班。
单位执意不肯“违法”,阿芳也是无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生育保险办法能够早日修改。本想着这事涉及人数众多,相关部门也早在去年7月份便在其网站发出“告示”,说已经注意到两部法规之间的矛盾之处,修改应该很快便会落实,但伴随着照顾婴儿的时光流逝,阿芳这一美好希望也逐渐变成了奢望。她每次打电话得到的答复要么是“请耐心等待”,要么是不耐烦的“催什么催,修订可不是容易的事”。听到这样的答复,委屈的阿芳差点落泪。
事后,谈及相关部门办事拖拉,阿芳对朋友说自己很不理解:这些部门应该也有人生二孩呀,她们难道不着急吗?朋友却笑阿芳太幼稚:公务员产假期间的工资全部由单位发放,二孩津贴如何,跟她们其实无关。听完后,阿芳只有愕然。这又该怪谁呢?
河南 邵宁购车陷阱
“3·15”到了,想起春节前陪亲戚异地购车,踩些“暗坑”的事,这还是在某著名品牌装饰豪华、强调规范的4S店里。
先是总推荐高配。亲戚想买中低配的,销售一个劲地说没库存,得从厂家订,节前肯定提不了车。亲戚说啥颜色都行,销售仍是面露难色,说真没办法,当天给厂发单到货也得半个月后,春节前肯定没法提车。好吧,不想等的亲戚妥协了,有啥买啥,刚拿驾照的心情就像刚会骑车的小孩,最大企盼是马上有车骑。节前买车,真的很被动。
然后是强搭装饰。款式和型号定好后,开始核总价,销售却又提出,须同时买一个装饰包,价格为9800元,包括脚垫、行李厢垫、行车记录仪和贴膜,并称可以送个U盘。还宣称,区域内所有4S店都是统一政策,要求配套购买,因为卖车如今不赚钱,就靠它赚点。亲戚一估算,说这些在网上买或在外边的装饰店买最多也就四五千块搞定,能不要吗?哪怕车价再加点钱都可以。销售不同意,说质量可不一样,再说这是店里的规定,他也没办法。好吧,为了新车,再说那些反正得买,只好又忍气吞声。
再是保养套餐。亲戚准备刷卡提车时,销售又“善意”提醒说,岁末店里搞活动,新车的三年保养套餐可以七折购买,原价1.5万元,现价1.1万元。买了这个套餐,三年内车辆的任何保养就不用另花钱,如果春节前买,还可以送一次外漆镀晶,也就是车漆的维护亮化。销售还露出为难和羞涩状,说他们有任务,想请亲戚帮他完成一个指标,可以只收1万元。这次亲戚果断拒绝了,理由也很充分,是异地购车,不可能每次换个机油还跑到这里来。销售真真假假地去请示了经理,估计也舍不得全款客户的流失,才很不情愿地说“好吧”。后来一查,新车三年共计三次的保养费用也才不到8000元,1.1万元的费用里据说额外送了些玻璃水、冷却水之类的边缘货品。
保险也有猫腻。新车险只能在店里买,这是签协议时说好的,因为新车险优惠较少,在哪儿买区别倒不大。当店里的保险代理打出推荐险种和费用明细后,亲戚剔除自燃险、发动机涉水险、车身划痕险等基本不可能发生的险种后,对其余的表示认可,并付了费。离了店,才细看正式保单,发现原明细中的汽车玻璃险已由国产玻璃悄然改成了进口玻璃,金额也从300多元变成了700元,亲戚懊恼地说:国产也好,进口也罢,其实都用福耀玻璃,福耀在美国生产的玻璃运回来就是进口玻璃。真要是前挡玻璃坏了,700多元保费都可以直接去专卖店买新的装上了,都怪当时没认真看,也恨他们不厚道。
过程中,还有推荐贷款购车、收取千元上牌费、宣称万元代弄靓牌等好些方式,来帮买家掏空腰包……惹得亲戚连连感叹:城里套路深,还是回农村。并于当天千里走单骑,开车回了老家乡下。
湖北宜昌 聂武钢 南京文交所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