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子里的中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苏州雍锦园入口处——香山帮匠人打造的“假山垒叠”
)
问:中国高净值人群在选择居住产品上,发生了从欧陆风情到中式风格的明显变化,是什么让中式风格的居住审美兴起?
张巧龙: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前30年,提供的居住产品基本都是“拿来主义”的风格。这种舶来品的居住文化,缺少深层次文化理解的支持,尤其是随着中国物质居住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居住需求也不断增大,“拿来主义”的生命力到达了最高点。而真正决定建筑形式生命力长短的根本,是文化底蕴,是每个国家在漫长文化沉淀中所保留下来的精华对我们造成的欣赏尺度的差异。
中国人含蓄、内敛、尚雅,中式居所追求的正是安宁静谧的氛围,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审美尺度。这种文化理解不用你揣摩,它就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情结的烙印,它的生命力是持久的永恒的。不管舶来品如何华贵、如何气派都无法代替对“自己家”的向往。
问:新中式、新本土的提法并不鲜见,如何评价蓝光地产产品的新中式?
张巧龙:我们的选择是融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手段对中国文化进行表达。一方面,要符合当代人的居住要求,在居住的舒适度上给予硬性保障;另一方面,增加科技的技术含量,增加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在更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上给予支持。我们对新的中式居住空间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汲取古人的智慧,回到东方文化的根基和精神气质的土壤里,延续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再使用现代的表现形式,提倡本国化、本土化的中式精致生活方式,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我们是骨子里的中国。
( 合肥雍锦半岛匠心独具的建筑造型
)
问:发展这类居住产品,是不是也意味着蓝光地产开始去迎合改善型居住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方向调整?
张巧龙:我们的产品定位方向将以改善型产品为主。未来2~3年改善型产品要占到住宅产品系比重的70%,同时,产品设计向标准化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向发展。今年,蓝光地产针对改善型需求市场进行全新产品系塑造,目前已构建以雍锦系为主的高端改善型产品,以公园系为入门级改善型产品,构成全系改善产品线。由于市场导向与产品战略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因此蓝光地产的内部管理也进行了变革。管理是企业对自身竞争能力的塑造,如何打造、哪些需要着重强化,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 蓝光地产集团总裁张巧龙 )
问:什么样的地块、城市,会选择类似雍锦系这样高端的、代表新中式风格的产品落地?
张巧龙:新中式风格只是我们提供满足现代人居住理念的产品的方式之一,做好的产品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雍锦系的产品将更加关注智能化、个性化和舒适感,为业主提供更舒适的空间。我们为雍锦系建立了非常细致的产品标准:在选址上要求必须在城市主流地段,周边有完善的城市配套或城市核心资源;在产品设计上以舒适度、个性化为首要考虑目标,考虑家庭三代人居住需求等。具体到城市布局上,这和今年的经营策略一脉相承:投资聚焦高价值区域。我们认为,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南昌、合肥等,是具有高投资价值的城市。从投资分配上来看,高价值区域投资额将占到80%以上。
问:高周转、规模化俨然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做大的唯一法门。似乎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只有做大这一条路。对此你如何看?
张巧龙:地产行业发展到今天,市场终于要以淘汰赛的方式检验企业的诚意了。在目前的竞争中,一定的规模是需要的,甚至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然会在融资能力、品牌接受度、材料采购、资源整合和占有、成本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全面落于下风,让公司掌控资源的能力、城市覆盖的能力,或是实现战略意图的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当然,我们也注重公司在发展能力、盈利能力、治理结构、抗风险能力等指标上显著提升。
市场决定了企业必须选择高周转,房地产投资是中长期型投资,要求减少资金占用,少支利息,高周转同时可规避开发风险,包括政策、银行、税务、市场、材料成本等风险。房产行业是一个强调资金链的行业,唯有资金周转快,企业才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问:高端住宅产品去实现高周转,你们实践起来有哪些经验?
张巧龙:一般来说,大家对“高周转”的认识与了解,是从项目的去化速度而来的,而去化速度很大程度上由供求关系决定。所以在目前“刚需库存高企、改善需求逐步释放”的市场环境下,刚需也不一定能“高周转”,反倒是改善型产品能“快起来”,因为市场需求是第一导向。
在改善型产品当中,我们仍会考虑产品的总价段、竞争力、内涵。因此,除了自然资源、城市资源等项目既定优势外,蓝光针对旗下改善型产品标配了智慧社区、绿色环保、生活家、金管家等服务,以提升竞争力。在产品设计、施工工艺工法等方面,蓝光也通过合作伙伴的重新筛选确保项目品质显著提升。经过一系列调整,蓝光对“改善+高周转”战略有充分的信心。
问:未来的居住产品,核心是要把握当代人对传统居所的审美,同时又能迎合当代人对居住产品的需求?
张巧龙:是的,中式风格的流行,并不意味着要杜绝外来的文化,本土化也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居住产品要有时代感,因为建筑是历史的,记载了所处时代意识形态的东西。
我们对居住产品的要求有一个大概的要求:要体现人们的幸福感,所以我们从居住文化入手,按照中国人当前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理解来造房子。世界视角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帮助我们透过别人的眼睛发现自己,认清自己,继承自己。对于适应现代住宅的东西应该大力继承,对于无法适应现代发展潮流的东西应该有所革新。
(文 / 程清) 住宅蓝光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