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京津冀、覆盖滇全域:华侨城的南北计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挺进京津冀、覆盖滇全域:华侨城的南北计划0( 七彩云南美景 )

6月14日上午,在云南昆明南亚博览会召开期间,华侨城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下大单,通过央企参与地方国企改革,以重大资产重组,与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三大平台参与云南全省旅游大开发。同时,还与德宏州、普洱市等地州市签订合作协议,涉及总投资逾千亿元人民币。

这就意味着,华侨城作为一个央企,深度参与一省地方国企的资产重组和国企改革计划,这对于华侨城无疑是战略性的一步;更意味着华侨城从此开辟了一个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的新战场,这是继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城镇化之后又一个战略突破点。

“央企+全域旅游”大战略

6月的昆明一派欣欣向荣,正值南博会期间,春城也亟待找到一条新的旅游升级路径。华侨城中高管层在签约前颇为严谨保守,重组云南旅游(002059)控股股东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下称“世博旅游”)的详细方案尚未公布,华侨城与云南旅游的战略合作就已经展开。就在签约日一锤定音后,此前媒体报道的世博新区因华侨城集团重组世博集团令其迎来新金主的判断,得到印证。

此前,华侨城集团主要领导已经带队来到云南各地踩点调研,与世博旅游、云南文投、云南城投等三大平台均达成合作方案。6月14日,签约现场的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对此次合作怀着高度期待。李纪恒表示:“华侨城选择了云南,就选择了成功。”为实现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云南提出了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和大资金介入的三大战略。省长陈豪表示,央企入滇是云南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

挺进京津冀、覆盖滇全域:华侨城的南北计划1( 位于深圳欢乐海岸的华侨城湿地 )

其实对于云南众多分散的旅游资源来说,长期以来一直是处于开发商各占山头的松散状态,虽然在全国范围来说,云南的旅游业因为先天优势而发展比较早,但日久后发现,景区运营理念的更新换代应提上日程了。而华侨城拥有丰富的景区升级和管理经验,同时作为央企又具备足够的铺展能力来做全域旅游。

合建项目里,有一项是关于昆明世博园区核心区域改造,云南旅游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对象为华侨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募集资金13.7亿元,一部分就是要用于世博新区范围内“昆明故事”项目、世博生态城鸣凤邻里项目,另外一部分资金则用于设立婚庆产业公司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所需。

走在如今的世博园区,是一种盛会过后长期的沉寂和疲软,各国风情的展区或建筑里少有火热的业态,有些林立的欧式建筑还在进行内部改造,大门紧闭。对于世博新区总经理朱金华来说,这种现象不足为怪,他回忆,世博园区自从作为主题公园来运营之后,面临过一次次升级,但都不是最理想。2010年前,这是一个以纯门票收入为主的公园,以园艺为主题的公园提供的产品太单一,以至于2010年最困难时只实现了4000万元经营性收入,“运营成本倒要六七千万元”。

后来,在经过云南旅游集团初步改造后形成分时段混合经营模式,引入本地休闲餐饮+婚宴活动业态。此举取得颇理想的效果,2015年总收入攀至1.7亿元。“这块区域是昆明东北部难得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地方,但我们总觉得没有释放世博园区的品牌、资源和环境价值。”朱先生说。因此,云南旅游很冀望于华侨城这样的企业来协助整体升级。他认为,昆明有全国最好的“气候牌”,但没有打好,以至于这座城市在气候宜人之外拿不出文化大餐。

如今,华侨城介入后将要协作动工的是世博园区1000亩核心区域,几乎所有的原世博馆址都在其中。围绕今年1月昆明刚出的城市控规,在未来3年内,会先动其中的200亩土地。要把世博园区做成“昆明的会客厅”,也颇为费脑,他的脑中有一幅“昆明故事”的大型实景舞台剧的画面,这也将与华侨城共同策划制作,“比如曾经的西南联大那段历史,不应该没有人提”。

占领城镇化制高点,三大平台公司启动

自从中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对于河北省来说,亟待一个产业格局上的全面转型,也到了吸引巨量投资的关键期。这个夏天,华侨城集团在成都、昆明项目连续落地后,又将目光落到了北方这块沉潜的沃土。

近日,华侨城北方公司通过央企参与地方国企改革、以重大资产重组,与南戴河区政府进行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华侨城的“京津冀”文化旅游一体化战略正式启动,一个位于北中国、拥有优质海滨度假资源的综合旅游度假区的全面升级拉开序幕。

北方公司是华侨城“战区”运营管理模式的尝试之一,专门立足于北方的文化旅游布点而成立,在“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引导下,在旅游整合、兼并、重组、组建旅游联盟及大投资、轻资产相结合等方面发力。目前,在欢乐谷已经进驻北京和天津的前提下,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项目无疑是华侨城押的另一个宝,而且因为独一无二而更考验团队的运筹布局功力。

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是秦皇岛抚宁区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的一个区块,属于国家4A级景区,对于华侨城来说,他们的作用是盘活景区的自然环境资产,改变一种陈旧的门票收入型景区运营模式,而去挖掘项目背后的综合价值。在华侨城的蓝图里,对南戴河项目做出了全新的规划,以资本投资、输出旅游策划和管理经验方式为主。

6月,华侨城集团总经理段先念曾在对华北片区调研的一次会议上这样总结,对于华北片区的发展局面,“步子要更快,格局要更大,对首都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认识要更到位”。他认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三个经济发展中心版图上,华侨城要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气魄,敢于布点和占领制高点。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去挖掘京津冀地区中能发展五到十年的大项目,“能够震撼京津冀的新型城镇化大项目”。

在具体的南戴河项目升级上,华侨城准备以海洋主题重新规划包装公园,根据设备使用年限,逐步更换将到期设备。就拿酒店来说,还会区别打造酒店度假村、新建主题酒店、分时度假酒店、酒店式公寓等,改扩建原有度假酒店;在基础设施改造上,加入文创聚落的元素也将是一个亮点,在对深圳的文化创意园区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将文创复制到各个城市运营体中是华侨城文化肌理的一种体现。华侨城的一位资深骨干曾告诉本刊记者,文创产品的盈利模式虽然效益缓慢,但是颇能体现华侨城作为央企的社会示范效应,而这点也是华侨城的立身所在。

据悉,为落实“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双战略,华侨城已组建了三大平台公司。其一是作为文产平台的文化集团,二是作为金融平台的资本投资公司,三是作为管理平台的混合制的景区投资管理公司。

华侨城文化集团以“中国城市文化运营商”为战略定位,通过文化新镇和文创科技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IP内容文化产业投资与运营、城镇公共文化服务策划与运营三大核心业务,业务范围涉及文化新镇、创意科技园、VR产业、特色旅游、观光农业、文创酒店、影视动漫、演艺传媒、体育健康等多个领域,致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城市文化运营商领军品牌。目前以深圳12平方公里华侨城甘坑新镇为基地。

华侨城资本投资公司通过获取金融特许经营牌照、资本运作、合作共赢等手段,积极涉足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期货、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将资本投资公司建设成为金融牌照齐全、金融板块全面、金融体系完整、能够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资金融通和资产优化配置功能突出,探索和创新文化投资基金、文化企业资产证券化、文化融资担保、文化融资租赁、文化小额贷款、文化信托、文化保险、互联网金融等产品,业务模式独特,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文化金融公司。

而华侨城景区投资管理公司未来将把“旅游+互联网+金融”从“点、线、面”展开:管理输出拿点,智能景区管理谋域,互联网手段连线织网,金融(旅游发展基金)支持整合营销做全域旅游年卡一卡通,让玩景区从低频次消费变为多频次消费,打造出一个“省心、省时、省钱”新消费范式。其第一步是小题大做:输出华侨城景区管理的经验、标准,输出星级厕所文化、感染性的跟随式清扫,培养文明公民示范者、传播人;第二步是老事新做:管理输出、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投资、智能景区、目的地营销、全域旅游组合进行;核心目标是大题实做:一是务民生,让核心景区与当地居民和城市共增价值、共享收益,二是建标准,在共生链上培育众多优质品牌随行,优化典范,引领行业。

在这个范式中,关键点在于“金融”的环节。华侨城的团队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9月1日晚18点,在段先念的亲自安排下,一场很特别的座谈会在深圳华侨城的欢乐海岸召开。座谈会上来了几位来自金融界的专家,与华侨城有关城镇化项目、全域旅游项目负责人,就项目运作如何深化金融合作进行了认真交流和热烈讨论。这几位专家是在当天做了几场与金融实操运作相关主题的报告后又马不停蹄来参加这个座谈。召集人段先念用很认真的语气告诉在座的项目操盘者,要认识到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没有金融的支持和金融体系做后盾,华侨城走不远,“做强做大做优”就是一句空话。这场座谈会直到深夜才结束,当欢乐海岸水秀剧场的烟花在空中亮起时,每个与会者脸上都洋溢着因学习而满足、因投入而喜悦的幸福感。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由衷感慨的:在华侨城的这两天,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创业干事的激情,仿佛回到了那曾经澎湃燃烧的峥嵘岁月。其实,奋斗的路很长,而路就在脚下。(文 / 林南芝) 云南发展金融京津冀覆盖昆明华侨城湿地公园南北计划成都华侨城挺进华侨城全域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