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作者:谢九通常而言,存款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这是对储户资金流动性和时间成本的补偿。尤其在最近几年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很多储户都愿意选择3年甚至5年期的长期存款,就是希望提前锁定未来几年的相对高利率,避免利率持续走低带来利息收入缩水。
但是,现在部分中小银行打破了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的传统,有些银行适度上调了短期利率,压低了长期利率,使得存款利率出现了奇特的倒挂现象。比如某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1.75%、1.45%、2.15%和1.9%。其中2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
银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利率安排,主要是为了减少未来的利息支出,同时能够吸纳短期存款。因为银行预期未来的长期利率还会继续下行,如果储户集中选择长期存款,势必增加银行未来的成本支出,所以银行也就压制长期利率。
但是,利率过低又会影响储户的积极性,尤其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始终具有较强的吸储压力,所以,为了避免存款流失,部分中小银行又适度上调了短期存款利率。这就导致银行存款利率扭曲,出现了长期和短期利率的倒挂。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国存款利率第一次出现倒挂。2022年,我国也出现过一轮银行存款利率倒挂,当时国有大行的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3年期存款利率为3.15%,5年期存款利率反而只有2.75%。
那一轮存款利率倒挂刚好发生在我国降息周期开始时,正是从2022年起,我国存款利率轮番下调。对于国有大行而言,由于不缺资金来源,所以率先下调了长期利率,避免在漫长的降息周期里付出过多的利息支出。
这一轮利率倒挂,和2022年有所不同,利率倒挂的主要是中小银行,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小银行的纠结。一方面,中小银行既想减轻未来的长期利息支出,同时又担心失去储户资金,这就导致这些银行的利率既倒挂又扭曲,1年期利率高于2年期,3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5年期利率高于1年期。
从目前来看,存款利率倒挂主要集中在部分中小银行,并没有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不过,考虑到我国未来利率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利率倒挂的现象有可能会蔓延扩大。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就表示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这就意味着至少从今年来看,利率还有下降的可能性。
如果从更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短期之内难以企稳,实体经济也需要长期的低利率支持,无论从房地产还是实体经济等多个角度来看,低利率都将是我国经济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这就意味着长期存款利率还会变得更低。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让长期存款利率和短期存款利率倒挂,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常态。
如果未来存款利率长期走低,而且长期利率比短期利率还低,这种现象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储蓄习惯,我国的存款增速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银行存款会因此分流,流向其他一些投资渠道。
一直以来,我国普通民众就偏好存钱,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创下历史纪录。2022年,我国居民新增存款高达18万亿元,比上年猛增了80%,2023年的新增存款继续保持在17万亿元的高位。随着我国利率持续下降,虽然存款保持增长,但是增速已经开始明显放缓,2024年的新增存款为14万亿元。如果未来存款利率继续下降,而且利率持续倒挂,未来存款增速还会越来越慢。
随着规模巨大的存款开始分流,对我国其他投资渠道将会带来影响。
银行理财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在所有的投资渠道中,银行理财是最能替代存款的投资品种。理论上而言,储蓄式国债是无风险投资,利率比银行存款还略高,但是由于储蓄式国债规模有限,基本上都是上市当天就秒空,所以真正能够替代存款的,还是银行理财。
2024年,我国银行理财规模在连续两年萎缩之后开始重新增长,去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接近3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创下历史新高。银行理财恢复增长,和去年存款增速放缓形成了印证。
和银行存款相比,银行理财的优势在于收益率略高,去年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65%,比银行存款利率平均高出一个百分点。但是,银行理财最大的挑战在于其不是无风险产品,R1级别的银行理财可以保证本金,但也不能保证收益,其余级别的理财产品甚至还有亏损本金的风险。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真正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很少,大部分都是低风险产品,可以作为存款产品的平替。去年年底,我国理财市场中,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比95.69%,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占比只有0.27%。
存款分流出来的资金,除了大部分流向银行理财之外,还有一部分进入股市。去年9月份,A股市场突然爆发一波行情,那些不甘心接受低利率存款的资金,迅速向A股市场转移。去年A股的新开户数增加了2500万。到了今年春节,在DeepSeek等高科技题材的刺激下,A股市场再度被看好,包括外资在内,都开始对中国股市由空转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甚至出现长短期倒挂,预计会刺激更多资金从银行存款向股市转移。从中国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不再躺在银行吃低息,而是流向投资和消费市场,最终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