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之都 景德镇

作者:刘畅
手作之都 景德镇0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需要攻略。开馆的一刻,提前打开门票预约码,冲进展厅,坐直梯上七层,出电梯右手边坐扶梯,直达“无语佛”展厅。唯有如此,游人才能在排队十分钟之内,挤到“无语佛”面前“打卡”。

展厅里的“无语佛”本是十八罗汉陶瓷雕塑中的沉思罗汉,创作于民国时期。沉思罗汉因“三分疲惫、三分震惊、两分无语和一分摆烂”的形象,从2023年起在网络上爆火,至今慕名者众多,也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如今的代表。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网红瓷雕”,看起来不仅是一个地名和一件瓷器,更是当下景德镇的象征——制瓷技艺的传承不辍,如今被放在社交媒体的滤镜下,成为网红城市中的一朵“浪花”。

博物馆里,除了“无语佛”之外,景德镇出品的代表瓷器也陈列其中,从新石器时代直至当代。展品背后的绝活儿仍在传承,掌握绝活儿的匠人的后代,也许就在博物馆里与游客擦肩。博物馆外,网红的气息铺满全城。在雕塑瓷厂里,有供游人拍照的“无语佛”立牌。而由旧瓷厂改造、红砖堆砌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简称“陶溪川”)像一个“空中岛屿”。游客在比“798”更明丽的建筑景观前拍照,在其中的店铺、市集里,能够买到陶器、陶瓷手串、创意瓷雕和各式瓷器。

这种瓷艺的传承与大众潮流的混杂令人神迷。市集里哪些瓷器能代表景德镇的传统工艺?为什么创意的陶器会与传统的瓷器共存?甚至,在琳琅满目的门类之下,该如何认识景德镇的手作活动?

为此,我们潜入网红的浪潮里,想为景德镇的新朋友们绘出坐标图。我们行走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陶溪川”之间,让景德镇成为“千年瓷都”的古窑和“十大瓷厂”的遗迹仍在。

窑中的瓷器,青花、粉彩、颜色釉、玲珑瓷,四大工艺是景德镇压箱底的绝活儿。改革开放以来,仿古瓷、大师瓷和茶器是承载这些技艺的三个代表性流派。如今手艺人正把官窑的高超技艺投入最寻常的日用器。

景德镇的底蕴,除了传统瓷艺,还有完善而便利的陶瓷产业链。它吸引世界各地的手作者来此实现自己的创意,使景德镇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游人在创意市集上与他们相遇。人们的认可,令手作者能够在陶瓷行业里谋生、成长,甚至是成名。

而不论传统瓷,还是创新瓷,如何把陶瓷本身的“语言”和当下的诉求、审美融合,实现从工艺到品牌、艺术的飞跃,是当下景德镇瓷器发展的新问题。

我们还去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它是传承传统技艺、探索当代陶瓷艺术的纽带。来自全国各地,每年源源不断的大学新生是“千年瓷都”不断更新的希望。

于是,来到景德镇的游人,在“无语佛”之外,还可以看到另一重隐喻。瓷几乎是永恒之物,废弃的瓷片至今是环保的难题。景德镇的御窑,建立在层累的碎瓷之上。而前人留下的碎片,始终是后人珍贵的借鉴。官窑如是,仿古瓷如是,当下亦如是——往年生产的废瓷片在“乐天陶社创意市集”旁磨成瓷粒、堆积成山,成为愈发瞩目的景观。 瓷器景德镇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