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石神话要破灭了?
作者:谢九最近,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宣布,将毛坯钻石的价格下调10%~15%。这是继年初降价10%以后,戴比尔斯的又一次降价。作为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的定价具有较强的风向标意义。去年以来,戴比尔斯已经启动多轮降价,但还是无法挽回钻石价格的一路下跌。
如果从裸钻价格指数来看,国际IDEX指数在2022年接近160的高点之后,最近两年持续下跌,最新的裸钻价格指数只有95左右,跌幅超过40%。
最近几年钻石价格大跳水,主要和供需有直接关系。钻石的供给量越来越多,而需求量却越来越萎缩,所以引发了钻石价格的崩盘。
从钻石的需求层面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具备奢侈品属性的商品都不太好卖,从豪车到名表再到服饰类奢侈品,销量都在下降,昂贵的钻石也难逃消费降级的冲击。
除了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之外,很多钻石消费大国的结婚率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钻石的消费。以中国来看,10年前,我国的结婚率大概为1%,而现在的结婚率只有0.5%左右,降到10年前的一半。以结婚登记人数来看,2024年上半年,我国结婚登记人士只有343万对,是10年前同期的一半。
除了中国的结婚率一路下降之外,日本和韩国这些年的结婚率也是越来越低,这两个东亚邻国的结婚率只有0.4%左右,基本上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婚庆场景是钻石最主要的消费终端,当全球主要钻石消费国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钻石消费自然也就大幅萎缩。最近几年普通民众对黄金越来越追捧,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对钻石的消费。
最近两年,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种因素刺激下,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仅在今年就上涨了30%。黄金的历史性牛市,让很多人开始追逐黄金,无论是投资性金条还是黄金首饰,都成为普通民众购买的对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黄金,价格一路下跌的钻石更加被冷落。
对于钻石而言,除了消费层面萎缩之外,供给层面带来了更大的打击。国际钻石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供应天然钻石的厂家越来越多,更具颠覆性的是,人工培育钻石正在迅速崛起,彻底打破了天然钻石对市场的垄断。
很多年来,全球钻石市场一直是南非的戴比尔斯一家独大,它掌握了全球九成的钻石供应,戴比尔斯几乎是钻石的代名词。在这种超级垄断的格局之下,戴比尔斯一直牢牢控制着钻石的供应量,在市场上制造出钻石稀缺的现象,由此长期维持钻石的昂贵定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广告语就是戴比尔斯打造出来的,成功将钻石与爱情、婚姻以及昂贵传世等形象完美融合。
然而,随着全球钻石矿藏不断被开发出来,除了南非之外,很多地方都陆续发现了大型钻石矿藏。随着新生力量加入,戴比尔斯的垄断性大幅下降,占全球钻石供应的比例从之前的九成下降到三成左右,对全球钻石的定价能力也随之降低。过去戴比尔斯仅靠一己之力就可以控制全球钻石市场的供应,现在已经不具备统治地位。
对传统钻石行业带来致命一击的,便是人工培育钻石的迅速崛起。培育钻石是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在实验室里通过特定技术培育而成。随着人工培育钻石技术越来越先进,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相比,不仅外观足以乱真,甚至更具视觉冲击力,而且一些关键内在指标也基本一致,仅靠传统手段已经很难鉴别出来。
人工培育钻石的成本和价格远远低于天然钻石。人工培育钻石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高,只需数周就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天然钻石的稀缺属性。人工培育钻石技术的成熟,彻底改写了钻石行业的游戏规则。
培育钻石的生产工艺越来越成熟,产量越来越高,让培育钻石的价格迅速下降。比利时钻石交易所联合会理事弗莱施特格表示,两年前,培育钻石比天然钻石便宜40%,现在便宜了70%~80%,有的甚至达到99%。将来在超市买一块肥皂,或许也会送你一颗钻石。
在人工培育钻石技术成熟之后,传统的天然钻石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尤其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而言,更是不愿意为天然钻石虚高的价格缴纳“智商税”。
最近几年,人们对培育钻石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培育钻石越来越受到青睐。在钻石市场上,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已经基本上各占一半。而且,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培育钻石的市场份额还会快速增加。
我国是人工培育钻石的第一大生产国。2022年全球人工培育钻石的产能大概为2000万克拉,我国的产能大概为900万克拉,占全球产能接近一半;2023年全球人工培育钻石的产能超过2200万克拉,我国的产能占比已经超过七成。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是我国人工培育钻石的重镇,贡献了全国大约八成的产能。随着培育钻石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最终会让天然钻石的价格持续下降。
随着人工培育钻石技术越来越成熟,将来的钻石市场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部分有钱人会依然固守对天然钻石的偏爱,愿意为天然钻石的溢价买单;与此同时,更多普通人会越来越接受培育钻石,毕竟在消费降级时代,平替品越来越受到普通人的欢迎。 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