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研究
作者:苗千
天才究竟源自何处?在古罗马时期,“genius”(天才)一词本来指的是伴随在每个男人身边的守护神(每个女人身边则都有一个juno守护神)。之后,“genius”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成为人内在的禀赋。
究竟什么是天才?天才为何与普通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天才人物的创造力究竟从何而来?学术界利用科学方法对天才人物进行严格分析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天才研究”(genius study)。这个学科源于达尔文的理论,也曾与臭名昭著的“优生学”挂钩。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天才研究主要被认为属于心理学范畴。虽然这项研究屡遭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研究人员的工作推进,人们对于天才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且多元,天才的本质正在被逐渐揭开。
在这一期报道中,我们介绍了从20世纪初以来,在天才研究这一领域所出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路径:一种是直接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展现出澎湃创造力的天才人物,从而得出关于天才形成的一些理论;另一种则是首先通过某些手段(例如智商测试),在大量儿童中筛选出其中的“天才”,而后再对他们进行观察、培养和研究。不出意外的是,这两种研究路径得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从表面上看,这是源于两种研究路径对于天才的定义不同,实际上则说明了人们依然未曾窥见天才形成的真正原因。在2018年,我们曾以《天才儿童之谜——关于智力与人类潜能的新理解》为题,对智商超群的“天才儿童”的选拔、教育和发展进行过封面报道。而在本期报道中,我们的讨论对象不再局限于儿童,也不再专注于智商的概念,而是将视野拓展到学术界近几年对于天才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研究。
我们采访了数十年来坚持研究天才人物,不断细化自己的研究,试图通过以天才人物的共性建立研究模型,从而窥探天才奥秘的迪恩·西蒙顿(Dean Simonton)教授;而在与之相对的另一个研究路径,我们采访了53年来坚持筛选和研究“天才儿童”的“数学早熟青少年研究”(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项目的研究者,听他们讲述对于“天才”的最新理解。
身负天才之名的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在这期报道中,我们也采访了进行相关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得以察觉天才人物所要承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负重。
智力出众是否就等同于天才?现代研究结果显示,智力出众虽然难得,却也更容易陷入到各种“智力陷阱”之中。我们在本期报道中解读了英国作家大卫·罗伯森(David Robson)的一本探讨智力与决策的名著——《思维的精进》。
被各种神话和传说所包裹的天才人物如此神秘,仿佛难以触及。我们希望研究天才,理解天才,其实也是希望借此得以更深地理解自己。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