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的节奏

作者:欧阳宇诺
购物的节奏0每天早晨,在前往办公室的通勤地铁里,我会用手机浏览购物App,看看喜欢的品牌有没有上新。如果有一见钟情的商品,我会麻利地放入购物车。在工作的间隙,我会抽空看看购物车里的它们,感受一下再次与它们相见的心情,是否有着那份一见钟情后新产生的喜悦与期待?是否拥有一种再次相遇后的淡淡悸动?是否相信它的到来绝对会令生活锦上添花?在归家的地铁车厢里,我的心意早已明确,我会将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皆为“是”的物品悉数买下。

正如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对求婚、结婚和后悔的描述一样,购物、开箱、使用也有着同样的节奏和韵律。开始求婚的时候,也就是拍下物品的时候,正像苏格兰急舞一样狂热,迅速而充满幻想;到了结婚的时候,也是开箱的时候,正像慢步舞一样,循规蹈矩,拘泥于仪式和虚文;接着到了后悔的时候,也就是物品使用过程中,拖着疲乏的腿脚,开始跳起五步舞来,一直跳到筋疲力尽,倒下为止。

一直循环着这样的流程,渐渐有些腻了。人类是贪图新鲜感的物种,我暗忖,哪怕只在某个环节里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购物或许就会变得更为有趣一些吧。我接受同事的建议,购买了某App里的某项购物权益,首月费用8.8元,之后每月10元。每天能有一单享有购物红包,减免2元。有了这个薅羊毛的机会,购物需要小心翼翼、精打细算了。我给自己立了规矩,如若没有急切的需求,每天不能由着性子清空购物车,而是限制自己只买一单。更进一步,最好这一单里只有一款商品。我思忖,在购买这项权益后的365天里,如果每天都只买一单,那么,我将总共节省730元,减掉为购物权益支付的118.8元,净节省611.2元。我像占了大便宜一般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了好友,这个物欲很低的人听完后,沉默良久,然后说:“那你一年总共的购物金额是多少?我知道你的数学不够好,但不知道是如此不好。”

有一次看一部短视频,博主采访东京街头的潮人,问他们身上的行头分别是什么品牌、多少钱。有一个痴迷洛丽塔服饰的男生,说自己因为入坑太深,而洛丽塔服饰又太贵,所以只能偶尔吃饭,用节省出来的钱去买服饰。博主告诫观看者,不要模仿他。我深以为然。如果收入有限,那么,在分配衣食住行等各项购物支出时,一定要将“食”置于首位。吃不好,神经递质无法顺利传导,即使有再多用各式方式挤出的钱购买的喜爱之物环绕身边,人也感受不到快乐。

如果收入规律并且较为充裕,可以尝试将每月进项划分为几个板块,如无治病等急需,不建议互相拆补,而要专款专用。比如,你每月都有一定数额的购物资金,最近,你的新计划是买一个包,三个月后攒够数额,你却对它祛魅了。怎么办?当然是继续攒着,不动它。十年后,你对一套小公寓一见钟情,又发现,购物资金竟然够了,那么,就下手吧。 生活圆桌

下一篇: 乱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