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车销量为何反超油车?
作者:谢九按照最新销售数据,今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7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接近88万辆,常规燃油车销量为84万辆。新能源车和传统油车之间迎来了历史性分水岭。
我国新能源车已经发展很多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电车面世。从国家层面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最早出现在2009年,当时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通过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
“十城千辆”开启了我国新能源车的启蒙时代,也暴露出新能源车市场的很多问题。我国新能源车市场真正加速,还是从2021年开始。在2020年之前,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只有5%,从2021年开始狂飙,2021年到2023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分别达到了14%、27%和33%。
今年4月份,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首次在月中突破了50%,到了7月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首次实现了月度超过50%,达到了51.1%,实现了对传统油车的历史性反超。那么,新能源车在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对油车的逆袭呢?
首先离不开政策扶持。为了扶持新能源车发展,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对新能源车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中国从2009年开始对新能源车实施补贴。除了国家补贴之外,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扶持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按照1∶1的比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补贴。对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车而言,政府补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实现全球产销第一。
最近几年,我国对新能源车的政府补贴开始逐渐退坡,2023年国家补贴甚至全面退出。不过,很多地方政府继续以不同形式给予新能源车政策扶持,比如继续发放补贴,或是在牌照发放和限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便利等,与油车相比,新能源车依然享受更多的政策扶持优惠。
今年8月16日,我国出台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标准为2万元,购买油车的补贴为1.5万元。在政策的指引下,很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车。
除了政策指引之外,新能源车的价格不断下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核心因素。最近几年,国内新能源车开启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模式,让新能源车的价格变得非常亲民。这一轮新能源车价格战,首先由高端的特斯拉发起,为了挤压国产新能源车,特斯拉从2022年开始降价,Model 3降到只有23万元左右。曾经高高在上的特斯拉降到20多万元,让中产阶层可以轻松拥有。
特斯拉发起价格战之后,快速崛起的比亚迪也加入战团,在中低端市场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今年年初,比亚迪的秦PLUS降到不足8万元。随着大量国产新能源车降到15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让汽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门槛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可以轻易拥有一辆汽车,新能源车开始爆发式增长。
国内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不断降价,除了政策补贴和厂家竞争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电池价格快速下降,为新能源车降价提供了可能。在新能源车的成本当中,电池占比大约四成。过去10年,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了九成,这为新能源车降价提供了坚实支撑。除此之外,国内新能源车厂家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规模效应,也让生产成本快速下降。
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不只是售价便宜,用车成本也越来越低。比亚迪今年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按照比亚迪的计算,如今年6月份推出的秦L,在“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使用模式下,以全年80%用电、20%用油来计算,秦L每年的用车成本为2000元左右,对比百公里油耗7升的燃油车,每年能省1万元。在高油价时代,电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凸显。
除了价格优势之外,新能源车的智能化程度明显超过燃油车,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新能源车搭载的各种炫酷功能,让传统燃油车相形见绌,业内人士甚至将新能源车和传统油车比喻为当年手机市场的智能机和功能机。
油车之所以在智能化上表现不足,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年新能源车的制造商大多具有互联网技术背景,对科技创新的理解高于传统的油车制造商,能够将最新技术迅速引入新能源车。除此之外,汽车的智能化对电力供应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燃油车只能靠蓄电池供电,远远满足不了智能化的需求,所以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天然短板。
新能源车一方面通过价格和智能化形成对传统油车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弥补自身的短板,比如续航能力。
一直以来,新能源车和油车相比,最大的短板在于续航能力。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努力通过各种技术突破来缩短与油车的差距。一方面,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让电车的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前几年,纯电车的续航里程只有200公里左右,现在很多纯电车的最长续航里程能够达到700公里,个别车型甚至宣称可以超过1000公里。
不仅如此,部分新能源厂家通过混动技术,充分利用油电两种能源的各自优势来解决续航问题。比如比亚迪的秦L,利用DM(Dual Mode)技术,也就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插混模式,最长综合续航里程能够高达2100公里。
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一方面通过技术革命,让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价格还变得越来越便宜,自然对消费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对传统油车的反超。
不过,我国的汽车整体需求放缓,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的增长空间带来制约。今年7月份,我国的汽车零售量同比、环比均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如果汽车市场的整体需求下降,新能源车的增长空间难免会受到影响。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