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梦游指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冬千旅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当你的竞争对手还在图书馆或工位上疯狂学习和工作时,你却将时间挥霍在往返于一个陌生的地方的行程中,也许只是因为一些精修过的风景照和几句挑逗的宣传语诱惑了你。在前往某个古镇度假的途中,我不由得怀疑起自己旅行的正当性。
除了在他人忙碌时自己却一心消遣带来的负罪感,对于真实风景的疑虑,我在远离了熟悉的地域、语言和生活之后也感到心灵上的陌生。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合成了一种模糊而焦灼的恐惧,仿佛在这个假期之后,我会被割离为另一个迥异的个体。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加缪手记》的另一个特定语境中这样描述旅行的恐惧:“我们就像在发热,却又似海绵一般。最细微的碰撞,都能让我们的存在根本产生动摇……一个人之所以会踏上旅途,是为了……去锻炼我们那最内在的、对永恒的感受”,尽管恐惧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对我们旅行的影响却很相似。
正如我们所料想的那样,离开了刁钻的取景和专业滤镜,这座古镇的荷叶依然有枯黄蜷曲的边缘,土里堆积的落叶经由雨水发酵也会散发出淡淡的酸腐味。但我们总是有一种乐天的精神——“来都来了”——这种美德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克服了自己的强迫症。
小情侣们挽着手散步,老夫妻则叮咛着前头的孩子留心脚下的泥污,我意识到自己享受的是一种平静的愉悦,就像想象中的冬眠,即使桥边的民谣歌手总是唱不准翘舌音。我们扛着空桶去镇后钓鱼,但我们只注意到芦丛里的小蛤蟆怎样聒噪地求偶,两只小蛤蟆又是怎样贴在一起,做着春天对樱花树做的事。所有事情都变得新鲜起来,以至于让你觉得灵魂都在发生着决定性的变化。也许你的身体和精神早已厌倦了一切都要让位于学习和工作的生活,这场旅行犹如弗洛伊德的梦境,满足了你内心深处渴求解放的愿望。
此刻没有谁会告诉我,你的对手还在这夏日溽暑之中不停奋斗,时刻让你蒙受着被超过的危险。当你完全诚实地进入一段生活,一个赤裸的、不完美的世界用它的缺口变成了无数面镜子,反映着你内心小小的压抑、欲望和羞耻,它们逐渐变得合理、能够被允许。
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在《休假的结束》里谈道:“在旅途,就像在梦里,我们遇到不同的人和古老的建筑,我们得以一睹从未见过的地方……而一次成功的旅行,总是采取扩展的、有序的梦的形式。”那么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旅行像是在一个异乡的世界里梦游。
作为一个补偿性的自我机制,我们旅行的梦境就像是摩西率领众人渡过红海时,涌向两端的海水垒成的那两道墙垣,它阻隔了生活对我们的覆没和吞噬,让一条平坦的道路显现。每一个新的假期来临,就表明一次新的梦游正在开始,我们借此暂时地逃离了现实意义的困境。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