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要么被改变

作者:张斌
改变,要么被改变0读到上周五《泰晤士报》的朋友,应该会被体育版上一篇有趣的报道所吸引——《红酒是如何为1924年奥运会马拉松跑者们“加油的”》。巴黎与伦敦在所有奥运城市中格外别致,都曾参与开天辟地的初创岁月,又都能在百年之后第三度深情拥抱一届奥运会。从1924到2024,值得巴黎去追忆的奥运往昔大多是黑白影像存留,如今拜人工智能所赐,那些修复上色的奥运影像焕发出了别样的情趣。早些年便有文字记载,1924年巴黎奥运会马拉松赛设立的23个补给站曾向跑者们敞开供应勃艮第等优良产区的红酒。这则趣闻再生动,过往配置的都不过是黑白影像,如今经过人工智能修复,跑者手中的杯中物居然呈现出了高度可信的酒红色。百年过后,凭此细节完全可以印证确有“酒后奥运会马拉松赛”。

跑马拉松,敞开喝红酒,这是百年前法国人的风尚,他们认定自己珍爱的红酒是神饮般的存在,岂止怡情活血,甚至还能提供运动能力,因此才会在补给点备好玻璃红酒杯,即便是比赛中饮酒也不该有丝毫马虎。当然,百年前的补给站并非只有红酒可选,历史影片显示,包括冠军芬兰人斯特恩罗斯在内的很多选手还是从饮水桶中舀水喝的。

红酒曾为奥运比赛助兴助力看来真是确有其事了,《泰晤士报》记者也特意四下采访专业人士深入探讨酒精饮品对于运动表现的作用,答案自然各异,但有一点共识很清晰,百年前为体育竞赛提供能量补给的手段非常狂野,红酒算是最为温和的了。同是在1924年,环法自行车赛中著名的佩里塞三兄弟愤而退出比赛,理由很简单,日常他们要服用各种莫名其妙的药物,甚至还包含可卡因。三兄弟中实力最强的当数亨利,夺得过环法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披露当年兄弟们不是骑在自行车上,而是骑在炸药包上。

相信会有人拿着周五的《泰晤士报》,揣着一份期待走进伦敦的会场,去迎接国际奥委会强力推进的“奥林匹克AI议程”,而红酒助兴助力1924年奥运会马拉松这则趣闻不过是世人在步入AI时代奥林匹克世界前的一道精致的开胃小菜。十年前,在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巴赫先生的推动之下,奥林匹克运动坚定走入“2020议程”,过往体量宏大、成本居高的奥运会要努力转变为亲民、灵活与多样的存在,简而言之,要给奥林匹克新的活法。2021年,国际奥委会推出“2020+5议程”,寻求回应疫情挑战的生存与强盛之道。如今,当人工智能汹涌潮起,“奥林匹克AI议程”如果一定要凝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巴赫主席此次在伦敦指出的——改变,或被改变。

人工智能被期待无所不能,与国际奥委会合作“AI计划”项目的阿里巴巴可以通过自我调试的AI模型,让百年前的斑驳影像更清晰,让沧桑的影像有了亮眼的色彩,而其间的逻辑训练自然是一个不短的过程,杯中物的酒红色就是一种逻辑的必然。既然无所不能,人们总是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众多的职业角色并深入改变产业样态,巴赫主席就此也阐明了国际奥委会的立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体育领域中人的角色,比赛始终需要人来完成。因此,意欲成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负责任领导者的国际奥委会将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助力运动员完成杰出的运动表现。

“奥林匹克AI议程”蕴含着强大的科技势能,其远景目标绝非局限于创造颠覆性未来,而是要通过战略框架和技术伦理的塑造,确保人工智能时代的运动参与者享有高度的公平性。人工智能技术会全面挖掘运动人才,会刷新体育竞赛评估和判罚体系,持续捍卫公平,会提升举办体育赛事的效率,会深刻改变体育传媒样貌,全面优化受众体验。总之,当改变注定发生,那就让改变来展现人类更多的可能性,国际奥委会希望在奥林匹克的世界里顺应和把握未来。 AI

上一篇: 延迟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