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8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县城青年都是“隐藏豪门”吗?

今年春节进入返乡高潮的时候,网上突然火了一个话题——“县城豪门”。大致是说,在大城市勤勤恳恳打了一年工的年轻人,回家才发现自己过得还不如留在县城的同学舒服。

作为一个县城出生、外地求学的短暂北漂,如今又在县城工作了9年的人,对于普通县城青年的就业情况,我比较有发言权。

从大城市回到县城就一定能找到舒服的工作吗?县城的就业市场,并不是什么专业都能找到合适岗位的,大城市的高薪专业可能反而在县城找不到对口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一位高中同学,“985”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不仅没考虑回家乡,甚至连所属的地级市都不在考虑范围内,小县城并不需要这么多高薪程序员。

毫无意外,在县城的就业市场,事业单位还是扛大旗的不二之选。再次一等的是县城里屈指可数的正规国企,但这种企业都对学历专业、毕业院校等有严格要求,不是普通人靠投简历就能进入的。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分公司位于县城。分公司2014年注册成立,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正式员工40多名,在职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6.5岁。员工年龄偏大,并不是因为县城没有青年,也不是上市企业的HR到了县城就不再要求求职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是因为老员工比例实在过大,在职5年以上的员工比例超50%。

员工稳定,意味着企业待遇好吗?并不全是。除了总经理和两位总监的工资是1万+,其他员工扣除保险后到手工资4000出头,和我所在县城的正常工资水平持平。但隐藏福利是县城极少有企业能配齐的五险一金、工资不拖欠、周末双休、带薪年假等,这在县城已经属于优质工作岗位,毕竟日常花销也有限。这些隐藏福利毫无悬念地锁住了已婚已育的女员工,上班、看娃、顾家可以兼顾得很好。

而对于县城里传统家庭分工中承担更多养家糊口大任的男同事来说,这份工资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疫情之前辞职率还是挺高的。2021年之后,公司每年离职员工不超过5位,离职原因包含去往别的城市、入伍、家人重病需要照料、跳槽等。

跳槽同事的下一站基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往周边大城市,在更大的企业继续从事行业相关岗位;留在本地的人只能选择从事另一个行业。一个人口约42万的县城,各行业从业的大型企业不会超过3家,留给他们自由选择的工作岗位并不多。

但我们这些继续留在公司的老员工们,没跳槽不是因为这里足够好,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工作可以选择,而这里恰好又不太差。

(读者 李晓瑜)

上一篇: 再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