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7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记忆力退化的岳母

岳母的记忆力一天不如一天了。中午刚吃完饭,到晚上就想不起来中午吃的什么了。前两天,我去超市买了一些她爱吃的灌肠,告诉她和以前一样,煮熟后切着吃。但是,怎么吃这个问题岳母反复问了我和妻子十多遍,到底是煮熟后再切还是切了再煮熟?无奈之下,我和妻子只能这样给出答案:晚上回去提前把灌肠蒸熟并切成片。

岳母的记忆力从前年开始明显下降,而且对事情的理解力越来越低。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她可能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解决。

之前为了方便联系,给她买了个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打电话,还能上网、微信聊天。接打电话,听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对岳母来说并不是这样。打电话还好,问题出在了接电话上。每次我们给她打电话,她不是不接电话,就是直接挂掉。就为了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一下这个动作,我们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

经过多次观察、分析,我们明白了主要的原因:一是岳母在用手机的时候按住了手机的音量键,手机成了静音模式,在这样的情形下,岳母当然听不到来电的铃声了;二是她不会正确使用来电接听功能,按照她固有的思维,总习惯把手机来电往左滑,而这正是拒接功能。

接不到电话,她还常常埋怨我们,为什么打电话还总不说话。可我们也没法改变手机的功能键,只能一遍遍地教她使用来电接听功能。在半个多月里,我们每天上午、中午、下午分别给她打电话。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她现在基本上能正确拨打和接听电话了。

对于岳母的这种情况,我们也带她去了医院,医生经过评估后初步诊断为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免有些伤心。我们多次和岳母沟通,希望她能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是每一次都被拒绝了。我们也和她商量采用另一个办法:去养老院,但岳母坚决不同意。

养老,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实实在在的家庭现实问题。我们也咨询过社区,但是因为我们和老人都住在同一个城市,按照相关规定,社区不能提供探视服务。如果我们和老人住在一起,不光她自己不愿意,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孩子上学也都不方便。岳母生活自理没有太大问题,如果社区每天能安排人探视或者提供诸如做饭、洗衣这样的服务,对她来说最好不过。

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们现在大都过了古稀之年。因为生活习惯等原因,即使身体有点小毛病,他们还是希望能居住在原来生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熟悉的邻居和街道,还有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人生记忆。对于无法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如果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养老、助老服务,例如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对老年人提供照料和相应的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既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像我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的难题。

(读者@臧润龙) 读者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