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跳水后,燃油车又“香”了

作者:邢海洋

凯美瑞降6万元,帕萨特降4万元,雅阁优惠4万元。豪华品牌价格降得更多,22万元就能买一辆豪华后驱的运动型轿车;几乎所有的宝马轿车都降价10万元以上,SUV降幅甚至达到25万元。年底的燃油车市场如同塌陷了一样,但对消费者又如同天上掉下来一个个馅饼,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个电动车加速取代燃油车的时代,传统车也只有靠价格扳回局面了。

传统燃油车的降价有迹可循,每年的年底都是冲业绩、冲销量的时候,全年的任务是否能完成就在年底这一两个月之内,尤其是经销商年初都从厂商那里领到了任务,完成任务才能拿到相应的批发折扣和奖励,更要为自己的生存拼尽全力。

2023年全年,据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汽车总销量可达到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940万辆。仅看数字,2023年的汽车产销是极其红火的,可资对照的是,2022年销量仅增长了2.2%。但具体到国内的产销,就未必如此光鲜了,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952.4万辆,同比只增长了2.7%。1月份至10月份,我国汽车出口数量为392.2万辆,同比增长59.7%,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为99.5万辆,同比增长99.1%。如果扣除出口的部分,国内市场就没有两位数的增长了。

具体到厂家,截至12月初,仅理想汽车宣布完成了全年目标。诸如吉利、比亚迪、广汽等大厂,则还在达标的路上。比如吉利,截至11月底任务完成了93%,比亚迪完成了89%,广汽完成了84%,都属于努一努力即可达标的。而长城汽车、上汽和小鹏等车企的任务完成率仅有六七成,销售压力非常大。

2023年,汽车产销还有另一项此消彼长——国产车超过了合资车。上半年,国产汽车品牌销量高达598.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4%,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53.1%。这是国产汽车品牌乘用车的销量首次超过合资汽车品牌,合资品牌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具体到厂家,上半年,比亚迪销量居第一位,占比达到12.1%,把一汽大众的8.8%远远甩在后面。从销量增幅看,比亚迪增长了80.8%,也是异军突起的。其他厂家,长安汽车依靠13%的增长率,就排在了增速第二名,吉利汽车增长了8.9%,排在第三,可见市场的竞争多么残酷。销量排在前十的厂家中,竟有六家是倒退的,跌幅最大的达到了24.9%,倒数第二名跌了17.3%。这个市场已经不能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形容了,而是一家高歌猛进,其余厂家日子都不好过,甚至是异常艰难。

国产车前两年还不断退守,被合资车压得份额几个百分点地向下掉,2020年市占率创6年来的新低,只有35.7%。仅仅两年后就大翻盘,突然之间扬眉吐气,似乎难以理解。但其实是和电动车整体走强,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合拍的。2023年电动车领域两次资本运作,大众汽车以7亿美元投资小鹏,中东富豪以11亿美元入股蔚来,都佐证了中国电动车技术被海外车企认可。

即便是在燃油车这个走下坡路的领域,国产车也在发力。最有说服力的是奇瑞,2022年奇瑞集团的总销量为123.27万辆,其中出口占到45.13万辆;2023年1~11月奇瑞出口83.7万辆,90万辆的出口目标稳步达成。在国内消费者眼里,奇瑞是低端的形象,可在俄罗斯,奇瑞的高端车卖到了七八十万元。凭借皮实耐用、物美价廉,中国车企正从低端开始,逐渐向高端品牌化迈进。

当所有这一切因素汇集于2023年末,国产车和合资车、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一场大洗牌激发出价格战,带给消费者以实惠。从可靠性和性价比上衡量,燃油车又“香”了。 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