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6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我硕士毕业,因为毕业前国考省考接连失利,拿到毕业证后我就安心在家备考二战。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毕竟无论有工作还是没工作,大家都要在家隔离。唯一需要小心的是考前尽量不要被感染,以免影响考试状态。
进入冬天,考试接连开始了,首先是国考。虽然我毕业两年内都没有缴纳社保,但是我已经不属于应届毕业生了,所以国考招录的岗位我能报名的并不多,竞争也十分激烈。和去年相比,我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成绩也并不理想。因为这种选拔性考试,你去年考65分是第二名,今年考70分可能连面试都进不去,和自己比没有用,要和所有人比,做那个最高分的人。
紧接着省考开始报名了。接连失利和越来越多的竞争人数让我压力倍增,最初我自认为考试运好,考商也勉强够,后来逐渐开始不自信了。我开始问自己究竟是想要上岸就可以,还是想要考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
省考报名筛选岗位,我能报考的一个是离家不远的小县城的民政局,另一个是本市的团委。相比之下,民政局的岗位对我来说压力小一点,上岸的几率更大,但妈妈却极力反对我去另一个县城,朋友也反对。
我陷入了纠结,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如果再一次失败,我面对的是什么?我还会有更好的机会吗?妈妈看我从来没这么纠结过,最终还是敌不过对我备考状态的心疼,安慰我想报考哪里就报考哪里吧,也不需要我挣钱养他们,我自己开心最重要。
但困住我的不只是备考的压力,还有放不下的面子。身边硕士毕业的同学们,有考选调走的,有去外企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年时间,好像只有我还在原地不动。明明读了研究生,我能选择的机会好像越来越少,附加条件倒是越来越多。
此时此刻,硕士毕业的身份仿佛不是一个台阶,而是枷锁,让我困顿于觉得自己应该有能力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实现更多的梦想,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我害怕父母介绍我在哪里工作时,不是一个听起来有面子也有“里子”的工作,而只是一个小县城里的职员,我终究还是被这种所谓的面子困住了。
人人都笑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我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直到后来我上岸了——既不是家门口的编制,也不是那个小县城的民政局,而是国考之后的一次考试,在我喜欢的城市也是我喜欢的单位。工作半年后再次回想这段经历时,我已经释然。人生是旷野吗?我问自己。现在的我很肯定,人生是旷野,亦是轨道,做孔乙己不丢人,丢人的是忘记做自己,忘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读者 孙艺萌)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