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懒
作者:薛芃
“社懒”这个说法,大概是中文网络创造出的概念。它出现的时间不长,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在此之前,“社恐”和“社牛”构成社交人格中的两大阵营,可大家越是细琢磨自己的社交人格属性,越是觉得,这东西没法二元对立地看,很多人在这两种状态中横跳,既有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散发魅力的时候,也有不敢在社交中直视对方的胆怯时刻,还有只与自己觉得需要的人进行社交,对其他人则保持距离,甚至言语淡漠,称为“社冷”。总之,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概念来形容人们在社交中不同浓度的“恐”“牛”配比。
“社懒”和“社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回避社交。在我的“恐”“牛”配比中,“社恐”占多半:穿梭在地铁里的时候,总希望不要有人看见我;在半生不熟的饭局上,恨不得把手表看穿。一直以来,我接受自己是一个“社恐”,这似乎也是一张很好用的皮囊,本能地回避人群,躲起来,甚至可以伪装得高冷。随着慢慢长大,有时也没那么“恐”了,学会了一些在不同场合尽量表现得自如的技能,至少是攒了些经验,脸皮够厚了,时常收起自己胆怯的社交状态。但无论怎样,都是主动或被动地把自己置于社交中。
如果你习惯性地回避社交,那不妨试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真的害怕与别人交谈、四目相对吗?在人多的场合,是真的感到紧张无助、无所适从吗?你的语言和肢体表达会因此而受到阻碍吗?如果是,那的确“社恐”。如果不是,那大概率就是“社懒”——懒得社交。你会主动地选择回避社交,至少是回避无效社交,你甚至完全有能力在人群中自如游走,让场子热起来,前前后后地张罗事儿,但你不愿付出这些劳力,主动选择远离这些社交场合,躺在家里。
主动选择远离,是因为觉得自己不需要。当你判断一场社交活动是无效社交时,自然就会选择不去,保存自己的能量,自己待在家里不舒服吗?又或是,你现有的社交圈已经足够满足你的社交需求,偶尔跟熟人见见面扯扯淡,这种频次已经足够满足你的并不那么强烈的社交欲望,而这种频次也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在逐渐降低。手机上就能说清的事,为啥还要见面?大多数人的感情,也没到需要时常见面才能维系的程度。见面反而尴尬,倒不如继续微信聊天吧。长此以往,你更不需要这些社交了,你把自己封锁在手机和自己的小世界里,建立起自己的舒适圈,你不再需要更多的社交来刺激你的生活,就这样,你掉进了“社懒”的旋涡。
我收集了一些网上对“社懒”群体的总结:这些人,虽然很少具有快速达成亲切有效的沟通的能力,但他们在社交中也并不羞涩迟钝,相对于“社冷”,他们会更有热情跟不太相关的人交流。他们不缺乏正常的交流技巧,不表现得冷漠,也不过度自来熟,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他们懒呢,懒得释放出这些社交能量。没事的时候很少主动联系朋友,希望聊天尽快结束,即便结束之后只是无聊地玩玩手机;他们很少表达自己,也不开口评价他人,甚至很少主动与家人联系。如此看来,这真是一个冷漠的群体,他们对大多数人的世界漠不关心,觉得没意思,你时常觉得他们对世界是有热情的,可热情去哪儿了呢?你不知道他们把热情释放到哪里去了。
我以前挺爱出去玩的,跟朋友聚会,看山听水,吃喝玩乐,虽然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滔滔不绝的社交主角,但喜欢跟朋友们待在一起,热闹又开心,时间就这么流过去了,毫不在意。也许是那时候年轻,一个劲儿地挥霍时间,用不完似的。想来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状态了,现在独来独往惯了,便娇惯出了自己的懒惰。
有两种“社懒”的人,一种是只对社交懒惰,把这些无效社交的时间腾出来,安排其他更有意义的事,这类人毫无疑问是生活的榜样;可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么自律,虽然没有进行无效社交,可也没有做更有用的事,那些时间就在对一切都懒惰的状态下挥霍一空,刷刷手机发发呆,这一天天的就没了。到头来,一次次地远离社交,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越来越不爱社交,越来越将自己封闭在舒适圈里,走不出来。当你意识到恶性循环的时候,你便开始自责,开始厌恶社交,甚至厌恶更多的目之所及的一切。这种状态,真的糟透了。
如果你只是对社交懒惰倒也罢了,可如果这种懒惰蔓延到对一切都倦怠、都懒惰的时候,那就是真的懒。在懒人的世界里,脑子比嘴快、比手快,全身上下只有脑子在动,脑子里恨不得已经造出另一个世界了,水池里的几个破碗还没洗,眼前的工作也一点没动。懒人真是又可爱又可悲,有一本小书叫《懒人闲思录》,作者杰罗姆是个生活在19世纪末的英国人,他说自己是个懒人,写的书也都是零星碎片的小幽默,他懒得写长篇大部头。他懒得很讲究,懒也要懒得有尊严。说有一回去乡野养病,四个星期优哉游哉无所事事,懒得一塌糊涂,睡到日上三竿,吃吃巧克力,看看结局凄凉的情感小说,听医生的话不做任何事,只是在房子和花园里走动走动,每天坐轮椅出行两小时。但这一个月让他崩溃,日子过得缓慢无比,他受不了了,他要回到灯火通明的伦敦,结束没有自由的懒散生活,这简直是在虚耗生命。他说他“喜欢在不该懒散,而并非在懒散成为我唯一可做之事的时候懒散”,也就是说,我要在繁忙紧张的生活里自己主动懒散,这才是真的懒散,若是有人要他啥事都不做,只是躺着,那可绝对不行。
这就是终极懒惰者,他要有选择懒惰的自由。懒人都有一个特点,他总是看上去忙得不可开交,在要做完工作A之前,他有一堆铺垫工作要做,就是绕开正事避而不见,同理可得:差生文具多,社懒借口多。 社交社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