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6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姨父他们这些年来一直种植麻山药,这种作物价格相对高,但对土地的要求也比较高,每三年只能种一次,所以他们把邻近省市的地块基本上都承包了。姨父和小姨就像候鸟一样,“五一”前后出发,一直忙碌到11月初上冻之前,冬天在老家猫冬。虽然辛苦,但每年的收成都还不错。
每年10月底是他们最辛苦又开心的日子,因为这时候就可以收获并逐渐销售回款了。但是今年姨父他们却开心不起来。
姨父他们承包的土地是当地河道的泄洪区,由于今年夏季遭遇多年不遇的暴雨,在8月底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政府做出了泄洪的决定,姨父他们承包的一百多亩地基本上被淹了七成。8月份是这种作物生长的关键期,经历过前面数次浇水、施肥、杀虫,终于进入了阳光没那么毒辣、早晚有一定温差的稳定生长期,正是山药向下扎根生长的关键时候。泄洪的时候,姨父说洪水有几米深,山药完全被淹没在洪水中,等到三五天洪水退去,重见太阳的麻山药从根到顶部迅速变成了枯黄色,就像提前进入了秋天。
剩下的几十亩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没有遭遇覆顶的泄洪,但是也被暴雨淹没了将近半米,导致山药从本来的修长形长成了像红薯一样的短粗形。
由于姨父他们所种的土地属于法定的行洪区,后来承包土地所在的村委会也积极统计过受灾面积,并让大家办理了特定银行的借记卡,用来接收未来的受灾补贴款。这让姨父他们略有一些安慰。一亩地包括人工、种子、肥料等各项成本合计在万元左右,如果有一些补贴的话,虽然不能和往年的盈利相比,但多少也能减少一些亏损。
再后来政策陆续又有些变化,比如每亩地只能按照小麦等作物补偿几百块,或者补偿一些化肥,或者连小麦的标准也无法达到,只能按照普通作物每亩地补贴8块等。由于已经到了山药开挖销售的季节,姨父他们无暇顾及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只能勤勤恳恳地把剩下的地伺候好。
除了姨父以外,还有很多人也在周边城市承包土地种山药,他们也有一些消息往来。最近姨父他们听说,旁边县市已经有陆续发放补贴款的,他们也去一级级打听,最后在省里得知,补贴款是由七部门联合发放。这对于农民来说简直比种菜还难,他们挨部门跑、挨部门问,最后从水利部门听到的结果居然是当地并没有给他们上报受灾面积,所以并不在补偿范围内。
姨父他们惊呆了,省里让县里来人给说法,县里还派人接走了他们,县委书记拍着胸脯说,咱们这个县经济比周边要好,他们能补,咱们怎么也得给你们补。大家回去之后,却又不了了之,只好再次找到市里,市里表示马上受理,并明确15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反馈。
可是,姨父他们还要去地里收拾摊子,他们也不知道除了好好干地里的活计,自己还能做点啥。
(趴趴)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