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新罚俸
作者:卜键
蔡新出于乾隆帝的亲自栽培,君臣二人亦感情深挚。十八年三月,担任刑部侍郎的他奏请回乡省亲,恳请开缺(即解职)。弘历批曰“准给假,不必开缺”,并赐予其母貂裘缎匹。二十二年六月,蔡新再请回籍为老母养老送终,也获得批准。蔡新感激君恩,弘历五十寿辰特地入京祝寿;二十六年皇帝南巡,也赶到浙江朝觐。其母病逝后,蔡新待守孝期满,才于三十二年五月回京。此类情况一般要等待职位出缺,有的一等就是数年,而有旨命蔡新复任刑部右侍郎。应是想到其在老家十年没有俸禄,乾隆又命蔡新提督直隶学政。次年八月,蔡新升工部尚书,一个月后改为刑部尚书,不到一年又改兵部尚书,兼以总理国子监事务。谁都看得出来,皇上有了让他入阁的意思。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十四年十二月某日蔡新的赐第失火,孙子亦经被烧死。乾隆闻知感伤,传谕所有烧损的公家房屋,均加恩以公款重修,免其自行赔修。三十八年八月,蔡新调任礼部尚书,九月钦命担任四库馆正总裁。
与叔父近似,蔡新长期任上书房师傅,后任总师傅,自然是永瑢的老师,师生二人一起进入四库馆,同做正总裁,也是一段佳话。蔡新精通数学,能应用勾股弦原理进行开方,弘历命皇子于课余时间跟他学习数学,永瑢的算学专长,应来源于此。此年的老蔡已然67岁,是一位老臣,也是一个名臣。乾隆登基之初大夸张廷玉、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后来认为二人各树朋党,渐而不喜“名臣”之说。而蔡新的忠正廉洁和纯孝善良,都使他欣赏信赖,嘴上不说,心底则以名臣待之。蔡新在家乡奉养老母时,弘历降旨命为上书房总师傅,同时特别说明并非催他返京供职,只是为之预留这个位置——那份信任尊重,应非名臣莫属。
蔡新雍容和易,说话行事皆有名臣气象。四十六年辛丑科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钱棨,其也是翁方纲上年主持江南乡试的解元,所谓“连中三元”者也。科举规矩,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要拜谒孔庙,礼毕,再往国子监彝伦堂拜祭酒等,三人簪花后,预备的一枝备用金花则归总理大学士,历来如此。蔡新时任内阁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在场职位最高者,接到金花后递与翁方纲,说:“此三元,君所得士,而今又亲与此礼,此花以归君。”方纲顿时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作《三元宴诗》《三元花歌》,又撰《唐宋以来三元考》,一时和诗者甚众。所谓名臣,又在于并不把名当回事,能让就让,不是吗?
历史上的名臣,也要求遇到麻烦和压力时不推卸,能担当。进入四库馆不久,蔡新就遭遇了一场小风波。那是三十九年二月,四库全书处进呈誊清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总裁等在封面上题有“原本校刊精审,并无应签之处”,岂知乾隆一翻便发现有错,谕曰:
……朕以为其中断无错误矣。及偶取披阅,则《圣祖仁皇帝御制集》诗内桃花“桃”字,误写“梅”字,未经校出。朕于所缮各种书籍,原未尝有意苛求,亦实无暇通身细阅。而信手披翻,错字自然呈露,则其他舛误处谅更不少,总裁等岂宜概以轻心掉之耶?此内如皇六子质郡王永瑢、舒赫德、福隆安,虽派充总裁,并不责其翻阅书籍,乃令统理馆上事务者;英廉办理部旗及内务府各衙门,事件较繁,亦难悉心校阅;金简另有专司,此事本非其职;至于敏中虽系应行阅书之人,但伊在军机处办理军务,兼有内廷笔墨之事,暇时实少,不能复令其分心兼顾。所有皇六子永瑢、舒赫德、于敏中、福隆安、英廉、金简,俱着从宽免其交部。其余总裁每日到馆,岂可于呈览之书竟不寓目!且全书卷帙浩繁,朕并非责伊等挨篇细校,但能每本抽阅数处,时为驳正,则校对及誊录等皆知有所儆畏经心,何竟见不及此耶?王际华、蔡新、张若溎、曹秀先、李友棠,俱着交部察议。其复校、分校等员,并着一并交部议处。(《清高宗实录》卷九五三)
呈进康熙帝的《御制诗文集》,各总裁必然慎之又慎,反复精校,才敢在封面写上那段担保无误的话,未料皇上火眼金睛,还是被挑出错讹。这道谕旨的重要之处,还在于记述了四库总裁的分工:永瑢、舒赫德、福隆安、英廉、金简是不看文稿的,于敏中虽有审稿之责,但在军机处实在太忙,应负责的正总裁为王际华、蔡新,以及副总裁张若溎、曹秀先、李友棠三人。他们没有进一步的分工吗?应是有的,此谕则一律予以斥责。
当年十月,乾隆再次传谕指责誊录和校勘错讹太多,《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一九七:
四库全书处进呈抄录书本,朕连日偶加翻阅,检出舛漏处不一而足。其中实系错误者,过失固不待言,即原文传写旧讹或文义不顺,既有加签改识之例,何不逐条举出,概以轻心掉之耶!朕未尝有意苛求,实亦无暇通身细阅,乃数日内信手翻披,而疵谬迭出,该总裁等所司何事?《永乐大典》内由散篇辑成者,此次始行呈进,办理已经年余,而自朕五月间临幸热河以后,又阅半年之久,何尚未能悉心校勘,以致疏悞若此?其纂修各员交该总裁等照原议办理外,至各总裁内,王际华于校勘《荟要》诸书,加签标识者甚多,前此呈览时,朕详加批阅,并未见有字画错误之处,办理尚属尽心,此次着免其议处;曹秀先于五月内随驾热河、继复派典顺天乡试,现进各书自未及寓目,亦着免其交部;其蔡新、张若溎、李友棠俱着交部察议。
因皇上已加区别,落实处分时将王际华、曹秀先排除,仅有蔡新、张若溎、李友棠被罚俸六个月。每一次被罚,老蔡都是默默接受,绝无声辩。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