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精选 | 和房子有关的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中国进入保障房时代2021年11月08日 第45期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中国的住房市场化之路高速发展了20年之后,正在进入一个转折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淡化房地产的经济支柱地位,转而将越来越多的资源向保障房倾斜,中国楼市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如果将来中国的住房市场不再短缺,房地产税也最终推出,到时候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将发生重大变化,过多的住房将不再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工具,反而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房住不炒”能够坚持不放松,并且能够从行政调控顺利转向长效机制。>">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租房会成为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而不仅是买不起房的无奈选择吗?新租房时代来了吗?不管怎样,价值观簇新的“90后”一代的入场,毕竟让我们看到年轻和梦想的选择多了些可能性。>">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在打击房地产投机的核心问题上不敢牵动利益时,房产交易征收差价20%的税款,其间被剥夺的感受,多数靠勤劳致富的中产阶层将不得不痛苦地面对它。>">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关于征税的艺术,18世纪的一位法国财政大臣曾将其形象喻为“拔鹅毛”,最高境界应该是拔到最多的鹅毛,听到最少的鹅叫。如果以此标准来看待我国的房产税,可谓是一根鹅毛尚未拔到,却已经听到遍地鹅叫。不过,由于房产税的具体方案尚未正式出台,最终会以怎样的面目亮相都是未知,现在评述其得失还为时尚早。>">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房地产业的尴尬在于,它在经济体中的体量决定了对它的调控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不仅关系着宏观经济的过冷过热,还关系着民生保障与宏观社会结构的调节。房地产业由此背负了可能比其他行业更沉重的重负,也是各方利益最敏感之地。>">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如果说80年代初发生在农村的包产到户带动了中国整个经济形态的改革和发展,发生在城市里的住房制度改革,不仅使现代观念里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成为可能,而且将在更深的层次影响我们的生活世界。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有年轻学者认为,过去的房改思路与节奏,坐失不少良机,导致房改成本骤增,贻误房改进程整整10年。 至今很少有人对以往的房改思路进行反思,如果一如既往,中国房改肯定功亏一匮,前功尽弃。 没有住房,何以小康。中国到2000年能否步入小康社会,住房是重要标志之一。未来5年将是房改的攻关阶段,何以闯过这一难关? 学者们说,住和行将形成中国的第三次消费热潮,而住房更是人们首选目标。同时,政府承诺,再过5年,每户居民将达到小康居住水平。上下共有一个美好梦想,但最终能否成真:让中国人有一套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