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讲述南方
作者:孙若茜
我们开始经历越来越多南方经验扑面而来的时刻,它由台风送来,由持续异常的高温带来。另外一些时候,它是“背着手,在亚热带的酒馆,门前吹风,晚了就坐下,看柔和的闪电”(《路边野餐》),是跟着《宇宙探索编辑部》到西南腹地寻找外星人的踪迹,是在看完《狂飙》后想吃一碗猪脚面……作为意象、景观、空间和抒情性的“南方”,在文学、影视、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中被反复地征用,直至这两年里正在形成一种能够辨认的文化现象。
在这当中,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南方”,和重新觉知到的“南方”不断地发生碰撞——南方正在被重新讲述。于是,我们向南出发,寻找这南方文化浪潮中的一些个体,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的写作者林棹、林白、朱山坡、林森、彭剑斌,以及导演饶晓志和编剧王一通。他们的故事如何长成,又欲指向何处?他们在用何种姿态,什么声音讲述?他们和从前的讲述者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想要更加切近地认识他们笔下、镜头里的“南方”。我们在采访中意识到,如同东北写作群体的被关注,当下对于南方文化元素的凸显与讨论,同样是在一种强烈的地方认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地方空间、地方历史被年轻一代重新赋予意义,在它背后,是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复杂的身份认同的寻找。
我们虽选择跟随创作者前往这些省地,却并非是在标注地理意义上的南方——“南方”并非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空间。如评论家李敬泽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所说:“南方是在复杂的相对性空间关系中被不断重新发现、发明和指认、建构的。这样的南方甚至超出了地理边界,形成新的文化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南方是流动的南方,是不断重构的文化和知觉构造,是不断被勘探、被创造的南方。”“对于南方的再发现和再想象,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对我们自己的再发现、再想象。”
上一篇:
主编说 | 对于南方的再发现和再想象
下一篇:
南方是流动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