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5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像每个小区一样,我家楼下也有一个捡垃圾的阿姨。她看起来60多岁,但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就是偶尔我下楼扔快递纸箱的时候,正赶上她在我们那栋楼下的垃圾箱找废品,我会直接递给她,她会向我道谢,然后我也简单地招呼一下。
因为这几次照面,她给我留下了印象。前几天业主群里物业发通知,说小区即将开始垃圾分类,需要垃圾分拣员,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她。
可是我不知道她住哪栋楼,加上我怕物业很快招满分拣员,就想了一个笨办法——增加去楼下扔垃圾的频率。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的晚上我终于遇到了她。我赶紧告诉她关于垃圾分拣员的招聘情况:一共招6名,要求年龄60周岁左右,薪资2800元,有意外险,高温费1200元,工作时间上午6点半到8点半,中午12点到14点,下午18点到20点半,工作内容就是把送来的垃圾根据要求分拣归类。
我看到她很感兴趣的表情,又告诉她报名的时间、地点,担心她的家人不同意,还顺便提醒了一句,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下。阿姨向我道谢,说明天就喊另一个平时一起捡垃圾的熟人去报名。她还指着小区后面不远处的村庄告诉我,她就住在那里,我这才知道她不是小区的居民。
我所在的小区属于刚需型楼盘,是很多外地工薪家庭的落户首选。顺着阿姨给我指的方向走一公里,是一些目前不太可能被拆迁的村落。小区里捡垃圾的人不多,三四个阿姨,她们以翻捡纸箱和饮料瓶为主,阿姨说一个月能卖500~700元,家里还有一亩地种些蔬菜,够日常开支了。她也不需要帮子女带孩子,这个垃圾分拣员的工作很适合她,工作时间和平日里差不多,赚得比过去多些,缺点就是需要经手的垃圾会比过去多。
我所在的城市从2019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后来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很好地执行下去,我住的小区属于郊区,是最后的执行区域。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对于我们居民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就是扔垃圾的时间、地点被限定了,至于繁琐我也没有切肤之感,毕竟不用自己动手去分。设立分拣员,我估计也是物业猜到,要是让业主自己把垃圾分类,执行起来反而混乱而无效。
过了一周,大概是分拣员招好了,准备工作都就绪了,物业在业主群里发通知,从第二天起不能在楼下扔垃圾了,需要把垃圾拿到专门设立的分拣小屋。第二天我去扔垃圾时,恰好看到那个阿姨在那里分拣。一个垃圾站点要容纳200户人家的垃圾,算起来工作量是蛮大的。熬过夏天,阿姨的工作或许会轻松些。
(读者 王露露)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