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统一登记意味着什么?

作者:谢九

所谓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我国之所以要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因为我国之前的不动产登记的职能分散在十几个不同部门,比如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林业部、农业部等等,形成九龙治水之势,给相关治理带来较大障碍。而统一登记,就是将登记职能统一到国土资源部这一个机构,形成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个统一。

首先,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之后,能够更好地保护民众的产权利益。不动产是我国绝大多数民众最重要的财产,我国首次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是在2007年颁布《物权法》时,统一登记之后,能够在更高层面对权利人的财产权形成法律保护。

其次,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之后,能够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在没有实行统一登记之前,因为缺乏统一全面的房地产信息,比如整体供需情况等等,决策部门在实施宏观调控时,难以形成全面科学的依据。在实行统一登记之后,相关信息将一目了然,如楼市的库存量有多大、空置率是多少等等,决策部门对“家底”更加清楚,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将更加科学精准。

另外,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民众的办事负担。以前由于职能分散,民众进行不动产登记需要往返多个部门,统一登记之后只需要通过国土资源部就能全部办妥。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之后,普通民众更关心的问题是,这对房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不是意味着房价会加速下跌?

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从四个方面形成统一,包括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普通民众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信息平台统一,这可能会对楼市带来巨大冲击。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于信息共享有这样的规定:“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还有一条规定是:“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以这两条规定来看,意味着楼市的信息可以被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权利人依法获取,这将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部分腐败人员的非法房产将会很容易地被有关部门所掌握,从反腐的角度来看,对于部分腐败分子将形成强大震慑,有钱的腐败人员将不再敢随意买房,持有多套房的腐败人员也将不得不抛售手上的房子,这可能会对楼市带来一定的抛售压力。

更大的影响还在于,信息统一为房地产税的推出建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为房地产税的全面推广扫清了技术障碍。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税一直停停走走,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变得时近时远。2021年,我国的房地产税突然一度提速,当年10月份,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而在此之前,我国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房地产税只字不提,2021年突然提出房地产税试点,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就在很多人以为房地产税将有所突破时,由于2022年中国经济压力增长而再度按下了暂停键。去年3月份,财政部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一度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就此暂停。

进入2023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反弹态势,有关房地产税的声音再度浮出水面。今年3月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有关业内人士之所以提出尽快开展试点,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当前面临较大的税收压力,尤其是在土地财政降温之后,地方政府需要尽快开拓新的收入来源。由于房地产市场遇冷,去年我国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了23%。很多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收入,一旦失去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财政甚至会面临破产的风险。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亮起了红灯,显示出土地市场降温之后,财政已经遭遇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急需新的收入来源,房地产税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来看,推出房地产税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如果在当前情况下推出房地产税,又会给本已脆弱的市场增加更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楼市而言,房地产税在不同时期推出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是在楼市向上的周期里,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房地产税释放出来的压力,可以转移给买方来承担,不会带来太大的降价压力;如果是在当前这种下行周期里推出房地产税,卖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房地产税将加速房价的下跌,让去年下半年以来史诗级救市的努力化为乌有。

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不动产统一登记让房地产税变得越来越近;但是从复杂的现实来看,还将面临更多的两难抉择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