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替哈里王子写的回忆录?
作者:李孟苏哈里王子的回忆录封面设计简洁,一张证件照似的大头像,顶部是“哈里王子”,下端是书名《备胎》。此外再无其他信息。
不过,业内人都知道,这本书是由美国名记者、作家J.R.莫林格(J.R.Moehringer)捉刀的。在写《备胎》之前,他还为网球名将安德烈·阿加西代笔《上场:阿加西自传》(Open:An Autobiography,2009年);与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合作撰写了自传《鞋狗》(Shoe Dog:A Memoir by the Creator of Nike,2016年),所谓鞋狗,“就是那些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制造、销售、购买或设计鞋子的人”。
当今的名人自传绝大多数是“15分钟成名”定律的周边商品,传主和出版社借15分钟的热度赚笔快钱,半年后就会被扔进垃圾箱。但《上场》和《鞋狗》难得地深受好评,评论认为这两本自传有很高的文学性。
莫林格本人一向不爱抛头露面,总爱说,“助产士不会把婴儿带回家”,因此他从不在代笔的回忆录上署名。阿加西多次要求莫林格把名字放上去,他告诉媒体:“像我这样在顶尖水平上盘踞长久的手艺人,知道术业有专攻,明白‘最好的’和‘其他的’区别。”莫林格谢绝了阿加西的好意,他宁愿隐身做个幽灵作家。他对阿加西说,“这些是你的故事,你认识的人,你奋斗的历程”,他“不应该将自己的名字标记在另外一个人的人生上”。
这样一个低调谦逊的作家,最近却因为哈里王子的人生,被动陷入论战。
《备胎》上市第一天,包括平装本、精装本、电子书和有声读物,仅在英国就迅疾卖出40万册,打破了英国非虚构类图书的销售纪录。同时也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激起愤怒,很多声音质疑书中披露的事实不准确,细节失实。比如哈里回忆他在伊顿接到电话,得知王太后去世,其实有照片证实他当时和爸爸、哥哥在瑞士滑雪;他说妈妈去世前买好了游戏机Xbox,准备作为他13岁的生日礼物,却在他生日前一个月突遭车祸身亡,礼物只能由姨妈转交给他,其实Xbox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4年的2001年才问世。
还有人批评此书的内容犯有历史错误。哈里王子很自豪英王亨利六世是他的“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伊顿公学也是亨利六世在1440年创办的,所以妈妈戴安娜特意把哈里送到伊顿就读。这严重违背了英国历史的事实,因为亨利六世(1422~1461年在位)在玫瑰战争中失去了王位,兰开斯特王朝在他手中终结,而且他唯一的儿子被剥夺王位继承权,17岁早早战死,没有留下子嗣。从各方面来讲,哈里都不能说是亨利六世的直系后代。
莫林格不得已隐晦地做出辩护。他在推特上摘录了哈里在《备胎》中说的一段话:“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的记忆就是我的记忆……我的记忆和我的记忆方式,与所谓客观的事实都是真实的。”另两条推特,他引用了美国诗人、《说谎者俱乐部》和《回忆的艺术》作者玛丽·卡尔(Mary Karr)的两段话,“记忆与事实、解读与事实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类错误有很多都是无心之过”;“神经学家乔纳森·明克博士对我解释说,像大卫这样强烈的记忆,我们经常只记住了情绪,所有细节都模糊成一片,无法辨认”。他强调,哈里曾经承认,不能保证讲述的所有细节都准确,特别是90年代发生的事情,哈里在《备胎》中说过:“爸爸说妈妈被撞到了头,也许我才是脑子被撞坏了?”
《备胎》呈现的哈里,既令人同情又荒唐可笑,时而灰心丧气时而让人眼睛一亮,完全不同于小报塑造的不讲体面、罔顾尊严、乐于曝光私事,跟二线演艺明星没什么两样的王子。哈里易冲动,爱意气用事,选莫林格为他代笔倒是他少有的做得正确的事。擅长深入剖析父子关系的捉刀人
今年58岁的莫林格擅长写迷失的男孩如何寻找真实的自我。他尤其能共情有“父亲困扰问题”(daddy issues)的男人,能理解父子之间的深刻关系。
莫林格是好莱坞电影明星乔治·克鲁尼介绍给哈里的。2021年,克鲁尼将莫林格的回忆录《温柔酒吧》(The Tender Bar)改编成同名电影,他出任导演,在片中出演查理舅舅的本·阿弗莱克因此片获金球奖提名。
莫林格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作家,但他的每部作品都很有分量。他做记者出身,在《纽约时报》担任新闻助理开始了写作职业生涯。后来他进入《洛杉矶时报》做记者。1997年,他为《洛杉矶时报》杂志撰写特稿《重整旗鼓》(Resurrecting the Champ),获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提名。2007年这篇特稿被改编成电影《重整旗鼓》,由塞缪尔·杰克逊和乔什·哈奈特主演。1999年他发表报道《穿越》(Crossing Over),记叙亚拉巴马州一个与世隔绝的河流社区的变迁,那儿的居民全部是当年黑奴的后裔,终于斩获了普利策特稿写作奖。2012年,他以美国著名银行抢劫犯威利·萨顿的故事为蓝本,出版小说《萨顿》(Sutton)。
莫林格最令人称道的写作当属传记作品。到目前为止,他共写了4本“自传”,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署了他自己名字的回忆录,是2005年出版的《温柔酒吧》(The Tender Bar)。《温柔酒吧》有两条回忆线,一条是莫林格寻找父亲的过程,一条是他在“狄更斯酒吧”里寻找父亲一样的导师,跟他们学习如何培养塑造男子气概、勇气和人格。
莫林格1964年出生于纽约。他父亲是有名的电台DJ,不仅对他人有着“残酷的麻木不仁”,还有严重的“自我毁灭”倾向,有一次用枕头差点捂死妻子。这样的父亲在儿子7个月大的时候不辞而别,毫不令人意外。
莫林格只能从收音机里听到爸爸的声音,他们母子心照不宣地称这个缺席的男人为“那个声音”。功成名就后,莫林格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他有最漂亮的嗓音,当这个华丽的男中音会从收音机里传出来,我知道那是我的父亲,但我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从不在我身边。”在母亲听来,“那个声音充满了金钱”,那都是应该支付却赖掉的每一笔子女抚养费。
妈妈做秘书工作,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终于连房租都付不起了,只好带着年幼的莫林格回到父母家。外祖父母家在长岛的卫星镇曼海瑟(Manhasset)。美国豪门惠特尼家族在此地有座庄园,庄园主人是菲茨杰拉德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型之一。外公家老屋要倒不倒,房顶塌了一角,和豪门庄园一并成为当地的地标。
母亲认为莫林格的生活中不能缺少男性的榜样,把他放到了哥哥查理做调酒师的狄更斯酒吧。在小男孩看来,查理舅舅以及酒吧神秘的老板史蒂夫,还有天天泡在啤酒里的一帮常客,戴着约翰·韦恩式的光环。他们教导他不要抱怨,“对生活最好的回应就是咧开嘴笑着忍受它。这是一种黑色幽默”。2002年,他接到一个电话,得知父亲去世了。他找到了父亲的墓,心中暗讽,“他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被找到过”。
当他长大,父子重逢后,曾收到父亲寄来的一个巨大盒子。打开来里面是20件小礼物,都是在99美分店可以买到的东西,莫林格记得有一个卡祖笛,还有棒球明星尤吉·贝拉的照片。每件礼物上附了个标签:8岁生日,11岁圣诞节,14岁生日……莫林格醒悟过来,“这并不是为了弥补他错过的儿子所有的生日和圣诞节,只是试图抚慰自己的良心”。他终于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小时候觉得爸爸认识那么多名人,还知道披头士的轶事,“这些太迷幻了。很长时间我都以为爸爸过着富有异国情调的派对式的生活,我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发现这不是事实。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通过麦克风投射出的形象是虚假的”。
《温柔酒吧》确立了莫林格的写作主题:缺失了父亲、父爱的孩子,如何在功能失调的家庭里磕磕绊绊地长大成人。阿加西读完这本书,产生了“浪漫的感觉”,他告诉《纽约时报》,《温柔酒吧》“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感觉不像全球发布的新闻通稿的自传”,由此他决定找莫林格写回忆录。
最初,莫林格面对的是完全“固执、抗拒”的阿加西,他通过约250小时的采访,逐渐让阿加西解除了保护壳和假象,最后成书的《上场》诚实得令人惊讶。所向无敌的网球天才原来如此厌恶网球,憎恨父亲,与他情感疏远,在球场外无时无刻都在与父亲、与药物滥用抗争。阿加西的胭脂鱼发型也是假的,是为了掩盖他的秃顶。阿加西19岁时就开始脱发,他深感焦虑,做植发手术也无济于事,最后想出戴假发的主意。90年代初,留胭脂鱼发型、穿牛仔短裤的阿加西成为球场上的时尚偶像。阿加西努力保持万人迷的外表,比赛时总担心他的大假发会脱落,让他在裁判、观众和粉丝面前丢脸,这种焦虑极大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导致他在1990年的法国公开赛上败北。假发似乎成了他的安全头盔。经历多年的痛苦后,这位8个大满贯冠军终于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在1999年剃光了头发,坦然地以自然的外表亮相。褪去伪装外壳后,他在球场上飞到了新的高度。
《上场》获得一致好评:有史以来最好的运动员回忆录之一。阿加西在“致谢”一章的第一句话就感谢了莫林格。为名人写自传是为他们做精神分析的过程
据名人八卦周刊披露,莫林格的代笔费为100万美元。他以高度的职业精神来赚这笔高额稿费。
阿加西说,莫林格接下任务后,搬到了拉斯维加斯,在距离阿加西住所一英里远的地方买了房子,这样他就可以在早上与阿加西共进早餐,吃完玉米饼后进行采访。莫林格在拉斯维加斯一住便是两年。
莫林格告诉《人物》杂志,为了进入阿加西的内心世界,他阅读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著作。弗洛伊德对他帮助很大,特别是《文明及其不满》和死亡本能的观点。他的采访过程接近精神分析。菲尔·奈特谈到莫林格时称赞说:“他是半个精神科医生,他会让你说出一些你从没想过会说的话。”哈里王子在《备胎》的致谢中也称莫林格充当了他的“告解神父”。
除了充当客户的情绪、情感容器,好的代笔作家还应该鼓励名人说出他们心底的话、真实的话、平时不会说的话,毕竟这些人成名多年,生活经历早被无数次曝光,故事已经众所周知。所以很多名人的经纪人认为,代笔作家写出的自传比名人自己写得更真实。
2021年的一期《出版人周刊》上有篇文章写道:“只要名人还想出自传,就会有人悄悄帮他们写书。这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多种技能。业内人士表示,最好的合作者应该是编辑、记者、作家、模仿者和心理医生。”莫林格的百万稿酬是极少数,普通作家的代笔费从5万到数十万美元。英国出生、定居纽约的文学经纪人玛德琳·莫雷尔(Madeleine Morel)专为名人和代笔作家牵线搭桥。她告诉英国《观察家报》,莫林格是代笔写作行业的巅峰。“为他人捉刀是非常艰巨的写作,因为它要读起来永远不能像是他人写的。”
并非每个代笔作家都有成就感,不过视其为谋生的手段。美国作家丹尼尔·派斯纳(Daniel Paisner)代写过60多本自传,网球明星“小威”塞雷娜·威廉姆斯的自传《一触即发》(On the Line)即为他捉刀。他自己也写小说,但从不认为他写的那些名人自传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作家们对“代笔”这个称呼也鲜有共识。代笔作家也被称为影子写手、幽灵作家,有些人很排斥这两种说法,他们认为“幽灵”这个词不太吉利,“影子”暗示了工作中有不可告人的因素——大多数捉刀人都会签署保密协议,同意保持隐身。不给代笔者署名,还有个原因:为了顾及粉丝的感情,因为有的粉丝会觉得,明星自传封面上出现别人的名字,就是在他们和名人之间横插个第三者,离间了他们与名人的感情。
代笔作家往往是合同中的“作者”,客户明明只字未写,书的封面上却印着客户的名字。所以大多数代笔作家喜欢称自己为“合作者”,偶尔在致谢中被称为“研究人员”。封面上的“作者”也因人而异,有的是控制狂,细致到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挑剔;有的完全撒手不管,采访结束后电话都不会给作家打一个。
也有作家要求名字出现在封面上。莫林格从来不提这种要求。或许他认可影子写手的最终目标是消失。他在推特上的个人介绍为,“《温柔酒吧》和《萨顿》等书的作者”。《备胎》成为畅销书,他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动,仍会严格遵守影子写手的职业规则。但他为《备胎》辩解的发言又微妙地传递出他的一种心理和一个事实:这部作品既是哈里王子的,也是他的。 莫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