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革命,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度引发全球性关注的新闻来由,但真实的埃及仍旧充满了神秘。革命后的埃及是什么状况?埃及以及以它为代表的发展中的中东国家,究竟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是我们的疑问,也是我们的记者深入到了开罗、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尼罗河三角洲……观察、了解、理解这个国家的动机。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1>">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这是全世界宗教气氛最浓的国家之一,不但印度教和佛教均起源于此,而且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等也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占绝对优势的印度教是一个多神教,没有创始人,没有绝对权威的经典(比如《圣经》),没有统一的宗教管理机构,甚至连神职人员都很少。印度教对其他宗教相当宽容,允许各种一神教和多神教与自己共存。与其说这是一种宗教,不如说这是印度次大陆许多民族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混合体。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2>">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就是这样一座破败、拥挤、缺少自然景观或宜人气候的城市,却曾是地球上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诞生地,并通过这两大宗教而成为大部分西方思想文化的源泉。在这里,几乎没有一寸土地不对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具有某种重大意义。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军队,十字军、马穆鲁克、土耳其人、英国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曾为控制这座城市而战斗过。这样多不同来源的军队和不同质地的文明,曾经如此长期、如此固执地追求这样狭小的一小块土地,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复制。因为它是“圣城”——一个具有超越尘世属性的存在。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3>">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作为世界三大原生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是如何形成的?公元前3500~前1500年,在中国时空范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的祖先何时点燃文明的火光?这些问题困扰了中国学术界近百年。从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村,到1926年李济在西华阴村的发掘,再到新世纪的文明探源工程,都是对这一宏大问题的不懈探索。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4>">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围绕“夏”而产生的种种纷争,并不只是对材料、方法、理论的不同认识导致的不同结论,背后,还有一个人的身份、进入考古学的初衷、史观和对安身立命之所在的不同理解。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5>">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文字“铁证”使殷墟成为可与历史记载相对应的年代最早的文明遗址。差不多同一时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则正在解决“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历史的开端与人种的起源,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问题:“什么是中国?”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6>">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站在商代的土层上,我们想象着30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要将如此巨大体量的青铜器、玉器、象牙埋入土里?它们是被精心码放好的,在2号“祭祀坑”里,从各种器物层层堆叠,直到最上一层铺满象牙,或许是一场古老国度的宗教仪式就这样被封存在了土地下。

往期精选 | 文明古国的兴衰变迁7>">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当我们把商王朝中原与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版图搭建起来之后,就会思考另一个问题:冶金术很有可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到了中国之后,变得发达而且独特,那么为什么中国到了商代,开始拥有这样一片青铜文明的土壤? 文明古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