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镜
作者:肖楚舟“镜子窥伺着我们。要是卧室/四壁之间有面镜子在张望/我就不再孤独。”博尔赫斯害怕镜子,因为镜面中似乎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世界,它如实反映一切,又颠倒真实。在健身镜面前跳操的人,大概率也会产生这样又怕又爱的心理。这面装上摄像头和传感器的镜子,能够像贴身私教一样无微不至地纠正你的健身动作,适时予以鼓励,精确计算出运动消耗的能量。真就如《白雪公主》里那面魔镜一样,诚实得令人咬牙切齿。
去年的某一场淘宝直播中,主播一口气卖出了将近1500面健身镜,销售额500万元。一面镜子价值数千元居然能够得到不少人的青睐,不管它能不能解决“光说不练”的难题,都反映出疫情之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将私家教练请回家”是健身镜标榜的核心概念。推出它的人名叫布琳·普特南(Brynn Putnam),2016年,刚刚怀孕的她发现严重的晨吐让她无法按照计划前往健身房。普特南16岁起就在纽约芭蕾舞团担任职业舞者,但怀孕这件小事让她坚持20多年的健身习惯毁于一旦,“预定健身房,步行20分钟,和其他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一块儿锻炼,已经不再适合我当时的情况”。至于为什么想到以镜子为载体,这和她的芭蕾舞生涯相关,“视觉反馈能给予人不可思议的能量循环,激励人更加努力锻炼”。
健身镜贩卖的不只是如影随形的动作捕捉科技,还有附带的元宇宙健身模式。买了健身镜配套的课程,在线授课的老师会对每一位进入虚拟教室的学员打招呼,有的课程结束后还能显示实时排名。在健身房里如同隐形人的你,在这面镜子里自动拥有了一批“临时战友”。不必担心变形的动作会让你出糗,断开网络,你们再也不会重逢。
一面镜子真的能代替私教吗?这是每一款健身镜评论区都出现的疑问。应该承认,健身房教练最大的价值不是授课,而是给缺乏自驱力的客户制造心理压力,并适当地奉上一些甜蜜的谎言。拒绝一面镜子要比拒绝一位热忱的教练简单得多,可能在启动APP的过程中,你那点儿可怜的自律就消磨殆尽了。
对于日常没有健身习惯的人群来说,健身镜并没有让人“改过从新”的功效。几千上万元的价格买来一面有闲置风险的镜子,可比跑步机拿来晾衣服要心疼得多。好在健身镜至少真是一面镜子,贴心的生产商甚至给它加上了投屏k歌的功能。你与健身镜的关系,可能跟《白雪公主》里皇后与魔镜的关系一样:镜子说的都对,就看你怎么听了。 健身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