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里亚的落选意味着什么?
作者:宋晓军当地时间11月9日,美海军学院新闻网记者谢尔本(Mallory Shelbourne)报道了美中期选举弗吉尼亚州第二国会选区的结果。他报道的题目是《卢里亚(Elaine Luria)输给海军老兵基根斯(Jen Kiggans)失去了众议员的位置》。随后,一位读过我在去年第26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发表的专栏文章的媒体朋友就在微信里问我:卢里亚的落选是“好事儿”吗?对此我的回答是:未必就是“好事儿”。
简单说,去年我发表那篇题为《10年前微博的一句话“兑现”了》的专栏文章的大致意思是,2011年9月28日我在微博里写过一句话——未来10年将是(美国炒作)“中国海军威胁论”的高峰期。而10年后的2021年6月25日,作为众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卢里亚在就2022财年海军预算的听证会上大肆炒作“中国海军威胁论”。她的大意是,如美海军不加大造舰投入,就有可能在2025年被中国海军“打败”。同时,卢里亚在今年还参与提交了几项修正案。如把众院版《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的国防预算比拜登政府申请的提高了370亿美元,以及将2023财年国防部要求的海军造8艘新舰艇提高到了15艘等。更令人气愤的是,她在今年4月公开说美国应明确“武力保台”。其实这就是那位媒体朋友问我的缘由。
那卢里亚的落选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要说的是,据稍早美国防部公布的信息,2021财年弗吉尼亚州是拿到国防部订单最多的州,约为627亿美元。而卢里亚所在的第二选区则拿到最多海军订单(有美海军公共船厂和建造航母、核潜艇最大的私营船厂)。虽然这看似对作为一名海军老兵的卢里亚是选票优势,但基根斯毕竟也是有10年海军军龄的老兵,也很维护州的“海军利益”。同时,美此次中期选举是10年来退伍军人当选国会议员最多的年份(预计有94人当选),所以对于共和党而言,多一个呼吁发展海军并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民主党众议员,远比不上多一个共和党众议员在政治上更划算。
说到这儿,就要说一下卢里亚的落选对于美现政府国防政策意味什么了。鉴于她曾在海军服役20年,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以及作为众院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在她反对国防部将部分现役海军舰艇退役以腾出资金发展海军的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时,就是对国防部通盘考虑海军发展的一种“冲击”。其实就在11月10日,美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了一份33页的报告,也从侧面证明了卢里亚造成的“冲击”是不现实的。这份题为《2023财年海军造船分析》的报告中称,海军对未来30年造船计划年耗资给出了三个估算版本,分别是230亿美元、232亿美元和254亿美元,而CBO的估算则分别是265亿美元、278亿美元和294亿美元。也就是说,之前卢里亚主张保留并继续建造耗资巨大的大型海军舰艇,在财政上是不现实的。而将智能化、信息化注入海军建设使之重塑,则是国防部的“不二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是,若卢里亚的落选真的迫使众议院减少了对美海军未来发展计划的“冲击”,那对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而言恐怕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可能是一种激励。因为在二十大报告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章节中,不仅强调了“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而且还特别强调了“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以及“加快无人智能战争力量发展”。所以从这个视角上去看卢里亚的落选,也许很难确定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吧。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