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关岛的“梗儿”其实很久远
作者:宋晓军8月25日,我接受了东方卫视《今晚》栏目几分钟的直播访谈。内容是那几天在网上被炒得很热的话题——美媒体谬称中国“要发动先发制人打击”把关岛变成所谓“第二个珍珠港”。由于是直播节目,我就“中规中矩”地谈了常识和观点。随后,有看到节目的朋友觉得我谈得“不过瘾”,于是又打电话来与我讨论。对此我就告诉了他我的想法——涉及关岛的“梗儿”其实很久远。
我先说了一个“不那么久远”涉及关岛的“梗儿”。这次美媒将关岛比喻为“第二个珍珠港”的源头,是6月20日美知名军事网站“目标与任务”记者肖戈尔(Jeff Schogol)写的一篇题为《为什么这个太平洋上的小岛会成为与中国战争的爆发点?》的报道。报道的第一句话就是:在与中国的战争中,美国的关岛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珍珠港。记者写这样的开头,是因为在文中提到他采访美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国防项目主任、战争游戏专家佩蒂约翰(Stacie Pettyjohn)的内容。而在佩蒂约翰刚主导设计的一款模拟台海冲突名为《危险的海峡》战争游戏中(佩蒂约翰第一署名),确实假设了中国大陆为防止美军事介入台海而率先攻击了美军在关岛的基地。
根据CNAS网站上的介绍,佩蒂约翰在2021年入职前曾在兰德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并于2019~2021年担任空军战略和条令项目主任。鉴于她战争游戏专家的身份、又刚好在兰德公司工作,她就不可能不了解兰德公司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公开推出过的两款模拟美国介入台海冲突的战争游戏。这两款游戏都将关岛作为了关键要素。如在2010年题为《均势问题》的游戏报告中就称:如何威胁关岛(美)战斗机基地可能是大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在2015年题为《美中军力对比:兵力、地理、力量平衡的变化(1996~2017)》的报告中,更是明确假设了如解放军拥有100枚可打到关岛的导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会使美军大型飞机(如加油机)停飞11天。而这就是涉及关岛“不那么久远”的“梗儿”所在。
说到这儿,我的朋友会问:把涉及关岛的“梗儿”回推到2010年,也是因为这十几年来解放军远程打击能力大幅提升后,具备了直接打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能力,而在此之前关岛会有什么“梗儿”呢?对此我回答说:关岛距离台湾海峡所谓的“中线”约2870公里,按美军经常说的“距离的障碍”(tyranny of distance)来衡量,随着解放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不断增强,这个“距离的障碍”实际上正在发生一种对美军方越来越不利的逆转。而美方一些人炒作关岛是所谓“第二珍珠港”,其实本质上是军火商和军方利益集团拿关岛说事儿进而用美纳税人的钱止住这种“逆转”。当然,这只是某些军火商和军方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景”,那么美政治家也许不认可这种近乎无节制地投入军事资源的“愿景”呢?其实在相对“很久远”就有一个涉及关岛的现实案例,即史称的“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简单说,“关岛主义”是1969年美国在国内经济衰退和越战泥潭的“双重困境”下,第37任总统尼克松7月15日在关岛与新闻界一次非正式谈话内容的主旨。其大意是鉴于军事手段的局限性,美国将通过谈判从越南撤军并结束越南战争。那么接下来,随着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展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意志,以及解放军作战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政治家们会认识到通过军事手段介入台海的局限性吗?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