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上海扩产的逻辑
作者:邢海洋一阵暗流涌动的争抢过后,特斯拉还是决定在上海扩产,而不是在别的沿海城市建第二工厂。计划流出的时候,上海的疫情还没结束,特斯拉因为疫情停工了21天,根据某券商测算,产量累计损失为4.2万辆。对于汽车制造工业,上海的地位举足轻重,特斯拉仍在上海下重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曾经给特斯拉腾飞助力的上海,和特斯拉仍是互相成就。
即使因疫情停工,特斯拉仍选择上海,这点我们可以用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话作为旁证。4月中旬何小鹏忧心忡忡,他说,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全国的整车产业就可能在5月停产。上海在中国汽车产业中处于心脏般的地位,没有任何城市能够替代。在这个意义上,特斯拉在其他城市建设第二座超级工厂,并不能分散疫情点状暴发的风险。特斯拉复工12天,开足马力,很快生产出1万辆汽车,出口车辆装上远洋货轮,再次展现出上海速度。不过,据报道,零件供应商安波福工厂发现阳性病例后静默,特斯拉和上汽等再度面临供应问题,这也再次说明中国汽车的供应链太过集中于上海一地,已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上海以6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还不足中国国土的1‰,却贡献了全国3%的GDP,上缴中央财政6800亿元,排在广东省之后,位于全国第二,这主要归功于其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为建设上海的超级工厂,特斯拉2019年底申请了百亿元的贷款,偿还期限为5年,而特斯拉仅用了16个月便还清了所有贷款。上海的很多企业现金流之快、体量之大,是中国制造金字塔尖的水平,其他省市难以望其项背。
从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建设到首批国产Model 3交付,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确切地说是357天,中国人之勤勉之高效,给了外界很深的印象。有了上海工厂的助力,特斯拉的产能瓶颈迅速化解,国产车价格在一年的时间内降了将近1/2,平民车型Model 3迅速普及,特斯拉的股价也像坐上了直升机,一下子翻了十倍。就在这个月,马斯克还盛赞中国工人勤奋,并表示相比之下,美国工人试图“完全避免去上班”。当被问及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行业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时,他认为“中国会出现一些非常强大的公司,中国有很多有才华、勤奋的人,他们真的相信制造业”。他称:“他们不仅会熬夜,凌晨3点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甚至不会离开工厂。”
但身处其中,当特斯拉复工,网友们还是酸了。特斯拉开工的大红包,包括每天400元的补贴和免费餐,被戏谑为“恶意补贴”。特斯拉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们的盈利多。按照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为32.9%,同比上升6.36%,市场预估为28.4%。这个毛利率在业内毫无对手。汽车行业一般的毛利率为10%,再好的大品牌也就做到20%出头。如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这三家中毛利率最高的理想汽车2021年的毛利率为21.33%。有了碾压同行的优势,特斯拉就拥有了涨价自由,也就有了足够的利润,自然也有了员工福利的自由。由此不难看出,“恶意补贴”式的福利,血汗工厂是发不出来的。
“恶意福利”大礼包,当然不是谁都发得出来的,也就是马斯克那颗超级大脑有这个本事。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其实就是中国制造与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完美结合,最可爱的工人加上最聪明的大脑创造了奇迹。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斯克将特斯拉在上海的成功复制一遍,也是第一性原理吧。 特斯拉model 3上海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