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纸的多种用途
作者:欧阳宇诺上初中的时候,我在音乐班,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我通常会在出发去学校前打开邮箱,把里面最新送到的报纸塞进书包。坐在音乐教室里带有小桌子的椅子上,将歌谱和报纸叠放在桌面上,当我所在的中声部暂时休息时,我就浏览报纸上的新闻。报纸上的消息都被我读完后,这份报纸就成了旧报纸。我用它和邻桌的高声部成员交换,他给我巧克力,我送他旧报纸。
提供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这是报纸的主要用途,但除了这一作用,报纸在日常生活中还具备许多其他丰富多彩、意想不到的用途。在日本作家向田邦子家里,报纸可以用来擦煎日式蛋卷的平底锅;包裹便当盒、烤地瓜和油豆腐;学书法时,不是一开始就用白纸写,一定要先写在报纸上,而且不知何故,写在报纸上的字看起来特别端正,写在白纸上顿时变得拙劣;缝纫时,版型纸用的是旧报纸;烫头发时,用报纸测试烫发器的温度,“咻”的细微声响后,报纸冒出淡烟,焦味弥漫,出现褐色细长烙印;下雨或下雪的日子穿过的鞋子,将报纸揉成一团塞进其中,可以除湿;擤鼻涕;当草纸;垫榻榻米;将报纸扭成一条用来生火;父亲宿醉不适的早上,拿报纸遮脸坐在餐桌前,不想让孩子看到他宛如红沙丁鱼的眼睛,守护住父亲的权威。
如今看来,向田邦子家中需要报纸来完成的诸多事情,有了很多替代品。各式厨房用纸、包装纸、手帕纸、卫生纸……科技的进步及物品的细化带来了生活的精准及便利。此时此刻,报纸变成了纯粹的报纸,虽然数字媒体肆无忌惮地侵入生活,但午后一杯热茶加上一份摊开的报纸,是充满复古意味的生活仪式感。
我还记得多年前家中订阅的那些报纸,除了被我拿到学校后用来交换巧克力的,剩下的读完后,会一份份叠好摞好,放在玄关处。小区里隔段时间会有收废品的人骑着三轮车,使用扩音喇叭,拖长声音喊着:“收废品喽——”我和爸爸会轮番将报纸抱到楼下,废品回收人拿出杆秤,将报纸称重妥当,从裤兜中掏出一沓对折好的小面值人民币,按照时价递给我相应的金额。我拿到那些钱,顿时觉得自己富可敌国,会花上好几分钟琢磨我该去买些什么,冰淇淋,还是薯片,抑或攒着,等再多一些,去买一个向往已久的“大件”。
不同于此类对报纸的“肤浅”用途,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对报纸的用途可谓“深刻”。博尔赫斯的编辑说想出一本他的新书,博尔赫斯回复说他没有书要写。编辑让他去书架或抽屉里找找看,认为肯定能搜刮出一些材料。那时博尔赫斯还没有失明,于是就去翻了翻抽屉,他找到了一些剪报、旧杂志,还有一些零散旧稿,逐渐拼凑出了一本书的雏形,这本书后来成了他最喜欢的一本书。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