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对普京看法的“长镜头”

作者:宋晓军

盖茨对普京看法的“长镜头”02月2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安理会表决乌克兰问题后对中方投“弃权票”进行了解释性发言。当我听他说到了“在北约连续五轮东扩情况下,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这句话后,我想到了前几天俄总统普京在讲话中几次提到北约的五次东扩,于是就想到了这篇专栏文章的标题。

简单说,普京与美前防长盖茨(Robert Gates)的第一次“遭遇”,是在2007年2月10日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当天普京对美国违背诺言推动北约东扩以及对外滥用武力进行了罕见、严厉的抨击。第二天,作为美防长的盖茨发言时回应了普京的讲话。对此盖茨在其回忆录(《责任:一位战时防长的回忆录》)中称:“我觉得他(普京)的一番刺耳的言论反倒给了我一次机会。”随后,他在发言中虽然暗示普京对美国的指责有要回到冷战时代的用意,但最后他还是显得很大度地接受了之前普京对他访俄的邀请。那么他事后又是怎么看普京关于北约东扩的“愤怒”呢?对此盖茨在回忆录中明确写道,试图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拉入北约则是不折不扣的非分之想。俄罗斯帝国的根源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基辅,所以上述举动是严重挑衅。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盖茨虽然对普京2007年2月10日的发言有一些抵触,但他对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愤怒”似乎还是可以“理解”或是有“共情”的。

但对此我要强调的是,盖茨的回忆录是在2014年初即“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之前出版的,而之后盖茨对普京的看法似乎更顺应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2015年12月17日,即在“克里米亚事件”和俄军出兵叙利亚后,盖茨在国会就国防改革进行了一次听证谈话。随后福克斯新闻网站记者报道他的谈话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盖茨说普京可能是在帮我们一个忙,他(盖茨)敦促增加国防开支。由此可以看出,因2013年《预算控制法案》实施造成美国防预算下降后,盖茨只是把普京表达对北约东扩“愤怒”的反弹行动,即俄军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的行动,当成了国内政治的一个“筹码”。那盖茨看法的变化源于什么呢?答案同样在他的回忆录中可以找到。在其中对美前副总统切尼有这样一段表述——1991年苏联政府垮台,切尼不仅想看到苏联解体,更盼望俄罗斯自身的分崩离析,这样它(俄罗斯)就再也无法对世界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了。很显然,盖茨对切尼关于俄罗斯认知的阐述,就是美国国内的一种“政治现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随着俄方“特别军事行动”的推进,美国的反应无疑很关键。那么作为与盖茨同时代的政治家,拜登对普京所作所为的看法是否与盖茨有很多雷同之处呢?对此美知名反战学者、记者克拉雷(Michael Klare)在俄罗斯开始“特别军事行动”当天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当天在其供职的《国家》杂志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乌克兰与华盛顿新的两党合作》的评论中认为(大意),拜登总统及支持他的民主党人不得不与共和党达成新的“华盛顿共识”,即向军队注入更多的资金。看到克拉雷的这个观点后,我想到了盖茨与普京第一次“遭遇”后第二天,即2007年2月11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时说过的一句话:冷战,打一场就够了。那么时隔15年后,针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土地上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拜登的心里会有“冷战,打一场就够了”这样的想法吗? 盖茨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