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精选 | 我们的未来什么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这些游戏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承诺要提供一种不同的观察、理解甚至参与现实世界的方式,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它们对于现实的预判各有不同。我们所面对的,到底是一个破碎的现实,需要引入游戏的机制来修补,还是说,现实从来都是如此,而游戏只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发现和欣赏这个现实世界真正的乐趣与意义所在?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甚至是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在这一期专题中,我们希望能够尽量以旁观者的态度,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以及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种种机会和危险。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对那些出于纯粹的兴趣、乐观的信念或对未来的好奇而从事虚拟现实行业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段通往未知新世界、道路漫长的旅程。航程刚刚开始,飞轮缓缓转动,行驶得慢慢悠悠;巨型航船的硬件正以指数级的形式改进和提速,但因为加速度很慢,令人难以察觉,也许到5年或10年后的某一天,人们才突然意识到它在飞速向前。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某种意义上讲,适逢其时的《魔兽世界》,因此成为载着一代人驶向奇妙新世界的诺亚方舟:男女老幼,各色人等,固然有现实的朋友同事同学,但绝大多数是素不相识、经济社会地位迥异、生活中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突然一下子芝麻开门,闯进了一个人生地不熟、规则未分明的所在,所有的人被放在一个虚拟的起点上重新经历成长,却又带着各自在现实中业已形成和拥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怪癖。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这些科学问题,触及人类文明的根本而又辽远的思考:人类是不是孤独的?文明的发展是否是单线条的?人类有没有可能与其他星球的文明形式进行交流?虽然现在似乎还不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但一切的现实,都从科幻开始,并建立在基础科学与基础的演进之上。寻找到一颗与一个恰当的恒星距离适当的岩石行星就可以让地球上的行星科学家们兴奋不已。这是发现外星生命信号或是为人类寻找下一个落脚点的第一步,只有先迈出这一步,人类才有希望寻找其他形式的文明——有时候,未来很遥远,但探索的努力从未停止。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今天,走进任何一个计算机机房,在服务器排成的一道道墙之间,风扇鼓噪作响,0与1似乎就在在CPU和内存之间不断流动。那是图灵留下的遗产。
理解人工智能,或关系到理解人类的未来。而要理解人工智能则必须从理解图灵开始。我们绕过流行文化的戏剧化叙述,回到图灵和他的思想本身。那是一个时代、天赋与个性共同塑造的故事。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即将到来的4G时代一定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时代。人们貌似已经看到了远处浩瀚的海面,但实际上,很可能仍旧在茂密的雨林里穿梭。在这样一个信息无处不在、数据量化一切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产业与社会组织形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会不会出现像福特生产线一样的数据工厂,让我们可以像今天用水、用电一样来获取数据服务?人与设备的关系如何演进?以及,人类终究要走向何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如齐泽克所说,《黑客帝国》重复了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普通人成为了囚徒,被紧紧捆绑在座位上,强迫观看所谓现实的诡异影像。在电脑技术抚育中成长的一代人向来缺乏人文精神,如果凭借这部电影补一补哲学课程,那不是件有意思的事吗?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