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新版“国防战略”要隐藏什么?
作者:宋晓军北京陆军某部“大功三连”官兵利用训练间隙组织理论学习
(原俊敏 摄/新华社供图)
当地时间11月25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回答有关台当局渲染“以武谋独”的问题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将以雷霆之势挫败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听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这句话时,我想到了几天前看到的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学者霍洛维茨(Michael Horowitz)写的一篇论文,于是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标题。
11月19日,曾于2013~2020年在美负责政策的副防长办公室担任国际研究员的霍洛维茨发表了一篇题为《战争时间表:回应中国“咄咄逼人的挑战”》的文章。文章大意是:他假设了中国大陆可能对台进行“武力统一”的三个时间段,并提出了给美国防部如何应对的政策建议。简单说,他在文章中假设的三个时段分别是:“近两年”“2024~2029年”和“2030~2039年”。针对这三个时段他在文中首先指出,按常规思维美国防部在军事上会有三种不同的优先事项,即“利用现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准备今天马上开战”“实现明天的军队结构现代化”和“投资未来的新兴技术”。但霍洛维茨认为,这可能会让美国在军事上顾此失彼。随后他提出了可同时在三个时段降低战争风险的一些对冲解决方案。其中之一,就有建议对拜登政府将于明年初推出的“国防战略”降低透明度。
霍洛维茨建议降低下一版“国防战略”透明度的观点大致是,如在“国防战略”的国防规划中,重点强调加强美当前的军事能力可能降低近期发生战争的风险,但却把风险推到了未来。相反,如重点强调加强长期的军事能力就会增加短期风险。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短期和长期的战争风险,国防部应与情报部门紧密合作,将最新的战争风险评估纳入更动态化的国防规划过程。这也意味着华盛顿不应该让北京看到完整版本的“国防战略”。他认为“在国防规划和投资优先顺序上更加不透明,可以帮助美国阻止中国大陆适应美国的国防投资优先项目进而制定(武力统一)的战争计划”。他还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因中国大陆的战争计划不仅取决于自己已准备好了,还取决于对美军事准备的评估。
说到“国防战略”的透明度问题再多说几句。鉴于冷战后美国在军事上已是一家独大,于是1997财年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就要求每四年制定一次透明度较高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但随着美国在安全认知上将中俄视为了竞争对手,在2017年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又决定每四年发布一版“国防战略”取代QDR。于是在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就公布了首份非保密版的“国防战略”报告。既然首份“国防战略”已经降低了透明度,接下来还要隐藏哪些内容呢?假设是按霍洛维茨建议所说的,隐藏一些内容是为了帮助美国阻止中国大陆制定“武力统一”的战争计划,那接下来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11月19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所说的“全时待战、随时能战”这句话中已经有了。当然,如果再进一步解释这句话中的“战”字,也可以参照11月16日中美领导人视频通话时中国领导人说的一句话:“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我理解,上述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无论美国在明年初推出的“国防战略”隐藏了什么都是毫无意义的。 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