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涅狄格号”会撞出“爱的感觉”吗?
作者:宋晓军11月3日,美“福布斯”网站海军专栏作家霍伯(Craig Hooper)撰写了一篇分析文章,大意是10月2日在南海撞到海底不明山脉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有“被迫退役”的可能。鉴于美方一直对撞击发生地点和损坏程度三缄其口,而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又多次对此发出诘问,于是一位媒体朋友就问我:如“康涅狄格号”真退役了,是否对美潜艇将来在南海的活动是一个沉重打击呢?对此我给了他一个“卖关子”的回答:如果美军方希望“康涅狄格号”撞出了“爱的感觉”呢?
要解释这个答案,先要从霍伯分析“康涅狄格号”可能会“被迫退役”的原因说起。简单说,霍伯列举了2005年美“旧金山号”核潜艇撞击海底山脉前部压水舱受损修复的例子。鉴于与“旧金山号”同型号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有62艘,所以拆了另一艘将要更换核动力堆燃料棒的同型潜艇“檀香山号”的同部位部件给“旧金山号”做了修补,费用是7900万美元。同时“檀香山号”退役可节省1.7亿美元更换燃料棒的费用。即使这样,已服役了24年的“旧金山号”也用了4年时间才能恢复服役(又服役了11年)。而服役了23年的“康涅狄格号”是“海狼级”,即便受损情况相对轻一些,可同型号的艇只有3艘,不可能从另外两艘还服役的艇上拆卸部件,而重新制作受损部件费时费钱。同时,海军准备让“海狼级”延寿服役40~45年,如按其核动力堆(S6W)燃料棒15年的寿命算,让“康涅狄格号”退役不仅可省下修理费和第二次更换燃料棒的费用,同时其完好部件还可给另外两艘“海狼级”同型号核潜艇做备件。
那么“撞出‘爱的感觉’”又是什么意思呢?同样在11月3日,美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海军专家霍夫曼(Frank Hoffman)也在美专业军事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题为《把那种“爱的感觉”延伸到海底战争》的文章中,霍夫曼借用电影《壮志凌云》男主角在听了主题曲《你已失去了爱的感觉》后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刻苦训练的情节,设想美海军也应像电影里呈现那个培养飞行员斗志和技能的学校一样,在“印—太地区”组建一个培养潜艇艇员的联盟。因美、英、澳已签署了共享核潜艇技术的AUKUS协议,霍夫曼设想该“联盟”可先从培训澳潜艇艇员开始,随后最好将日本和印度也吸纳进来(如愿意法国也可作为培训方)。他认为,针对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快速发展,如没有持续投入,美海军很难长久维持潜艇力量目前享有的优势。因此要组成一个由盟友组成的潜艇联盟。在文中他不仅计算了日、印两国未来潜艇的保有量,而且还给这个联盟设想了一个名字:Top tube。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霍夫曼这一设想看起来有点“妄想症”,但也确实离不开一个事实,即美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与需求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下降的。如根据今年6月拜登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海军长期造船请求中,攻击型核潜艇的需求下限是66艘,上限是72艘。而随着老旧的“洛杉矶级”退役,攻击型核潜艇将从目前的52艘降到2025年的42艘,而要达到66艘的下限,按目前最大产能即使每年建造2艘也要到2047年才能达标。而霍夫曼在文中引用了美海军专家的话说,这是“不太可能负担得起的”。从这个视角上看,“康涅狄格号”若真会“被迫退役”,客观上又加大了美攻击型核潜艇的“空窗期”,而这会不会让拜登政府考虑霍夫曼的设想并加速去落实呢? 海军潜艇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