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为何紧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牛牛
高校每年都会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比赛很严肃,但参与者因为紧张,有时会做出真诚又自己不可控的可笑举动。紧张会传染,在英语演讲比赛上,无论参赛者还是领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紧张,而能够克服紧张的学生则会鹤立鸡群。
一号是有过参赛经验的热门选手。无奈抽到了打头阵,她预感到此次依然可能会做炮灰,于是在快、慢两种可能之间,心态牵领着身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像被跑车附身的自行车一样,以两倍速背完了稿子。电光石火间,观众都没有看清PPT上的图片,只留下评委琢磨她的内容和发音。现场观众就像是惊奇于滑雪初学者的神出鬼没,但是又执着于她离奇的摔跤结果,最终本人和观众都受到了冲击和伤害——一位热门选手陨落。
二号是戏精型选手。他情绪昂扬,音调渐高,每个字都在显示他是假声男高音,无奈他没有学过声乐。于是他面无表情地喊着越来越高却喊不上去的高音,演讲将近尾声时每句话的结尾都破音了。但是他对舞台表演技巧无师自通:演讲时说词伴随着手势,低音时小臂垂呈兰花式,高音时双臂伸展像在拥抱太阳。紧张放大了他的内在特质,无奈实力不够坚实,最终在比赛中没有走得太远。公开场合下会放大本我,不加掩饰地将自己的真身暴露在陌生人的眼中,人们关注他的娱乐性胜过他的得分。
三、四号选手的紧张表现在前松后紧。通常一篇3分钟的演讲稿,前面行云流水或囫囵吞枣,最后都有可能卡壳或是断篇,这种堂而皇之的短暂空白就意味着缴械投降。
有的选手紧张时会重复做一些举动。五号选手如同站在孙悟空画的保护圈内,他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徘徊,但是绝对不突破无形的限制,仿佛下面的观众就是冷漠、吃人的妖怪。
有些人的紧张表现得比较隐蔽。六号选手的声音洪亮如牛,也和观众互动,但是反复以相同角度点头,强迫而固定地与第一排的观众交流眼神。她如同带有朗读功能的风扇,预约的时间到了便开始左右摆头工作,设定的是高强度风量输出。她和观众一样不知晓、不在乎自己输出的内容,风扇依然在工作,但风量不那么强劲了,最终慢慢耗尽了心力而黯然收场。
校长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英语发言用词简单,出口成段。虽然一句英语一句汉语翻译在这个场合下稍显憨厚而气短,但是英语发音已经超过全国80%的CEO。
最后出场点评的是外语学院院长,她的英语发音清晰、甜美、不疾不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是为了示范完美而短暂的英语演讲,因为爱说话而变成了无休止的即兴发挥,而且上课式的点评比校长的发言还长。院长内心喜悦、亢奋,在比赛结束后,留下所有的比赛选手,畅谈比赛经验。她对现场的燥热气氛浑然不觉:初冬全程封闭的报告厅里,众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熏蒸着全场300余只半昏迷的“螃蟹”。无休止而甜美的声线在耳边变成白噪声。
英语演讲比赛类似于九子夺嫡,夺冠的往往是犯错最少、投入最多的那个。全校只有一个晋级名额,多数人是陪跑选手。在观众冷漠和本人笑不出的颁奖典礼后,选手们还要继续聆听经验教训。
----------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卡布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卡布是我进阶营的新学员,他的声音条件很好,播读东西时很有个人风格,乍一听还有些曲艺范儿。在本次播读中,相比刚入营时,声音基础提升了很多,吐字更清晰、气息运用更醇熟。尤其在语气的部分,细节处理很让人惊喜。不过,面对不同的文章主题,需要调整不同的基调和处理方式,还可以通过“降a”的方式,找稍低点的调播读,将会使听感增加“娓娓道来”的感觉。 演讲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