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大驱”加油,在前面跑的开始加速了

作者:宋晓军

“万吨大驱”加油,在前面跑的开始加速了010月15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进入第二天。在当天CCTV新闻频道的报道中,不仅给了首次参加实战化联合演习、被军迷们称为“万吨大驱”的中国海军“南昌舰”很多镜头,而且还播放了一段该舰舰长罗明辉的视频谈话。鉴于之前我曾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写过三篇有关“大驱”的专栏文章,于是一位看过这些文章的媒体朋友就问我:怎么看罗舰长的谈话内容?我的回答是:“万吨大驱”加油,在前面跑的开始加速了。

要解释回答,先说一下罗舰长的视频谈话内容。罗舰长在说了一下演习过程和意义后,特别强调演习考验了舰员的“协调配合、操作武器装备和战术意识”。我之所以对此十分在意,是因为我曾在2019年第18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写的一篇有关“万吨大驱”的专栏文章中引用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大驱”建造方、船厂副总经理黄文飞2019年1月5日对《解放军报》记者说的——再好的装备也需要人去操作,官兵是战斗力生成的主导要素。我想黄文飞如今听到罗舰长的这番话后,一定会感到高兴的。因为作为武器装备这种特殊产品的生产者,最大的幸事就是看到消费者能通过接近实战的训练将产品设计的功能、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能将影响功能、性能发挥的技术障碍及时反馈回来,以帮助产品的改进、升级。

接着再说“跑在前面的开始加速了”是什么意思。对此我用近期在美海军学院网站上的两则博客说明。一是9月7日美海军中尉罗兰(Julie Roland)发表的题为《保护水兵:初级军官如何帮助拯救海军最宝贵的资源》的博文。文中,作者在强调了目前美海军新入伍的水兵存在的一些问题后,称“新水兵占海军兵员的比例最大……有一天他们将成为海军的主要军士、首席军士,甚至是军官”。他们是海军作战能力最宝贵的资源,海军学院学员作为初级军官,应该更好地保护并培养他们。二是10月7日一则学员的转发评论。他在评论中转发了不久前比利时海军一艘护卫舰因人员训练未能达标,被排除在北约演习之外的新闻后,又借此评论了美海军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在称赞了比利时海军的做法后说,如美国海军再遇到2017年那样因驱逐舰人员缺乏训练而发生撞船造成17人死亡的事件,外界“就不要仅把注意力集中在舰长和水兵身上,而是要集中在没有为这艘军舰提供足够的战备人员和资金的军方高层身上”。很显然,这两则来自美海军基层的信息,预示着美海军已开始或将要开始重视舰艇人员的训练了。而从长周期看,在通过训练和演习提高海军作战能力方面,与中国海军相比,美海军无疑算是“跑在前面的”。

最后我还想再解释一下“加油”二字的含义。9月30日《解放军报》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中说到“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解放军在人才建设上“较好”地解决了四个滞后问题,而我说“加油”的意思,就是希望未来把“较好”变成“很好”。顺便说一下,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是在今年10月1日新《兵役法》施行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参加的高水平军演。而新《兵役法》的施行,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军报”文章中提到的一个“滞后”问题,即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滞后于社会环境和官兵成分结构深刻变化”。 海军中俄大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