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15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读者来信(1155)0父亲2013年确诊肾透明细胞癌四期伴骨转移,当时的主治医师建议靶向治疗,如今骨转移部分全部钙化,但是因为药物原因肾功能衰竭,每周透析2次,也算是抗癌近10年了。而母亲2017年确诊肺癌晚期,靶向药物配型全部失败,开始了漫长的化疗放疗,仅一年半时间就变得骨瘦如柴,离我们而去。癌症这种疾病,如何选择治疗,治疗的效果如何,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愿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能够有更好的方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朝一日可以攻克这种疾病。(@夏夜晚风)全职爸爸

老刘32岁那年结了婚,那时他还在一家小公司写代码,媳妇比他大三岁,是一家药厂的医药代表。一年后,老刘当了爹。因为种种原因,双方老人都不能到小两口家看孩子,看小孩全靠月嫂和保姆,这成了全家除去房贷之外的最大花销。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老刘和媳妇先后跳槽。结果媳妇的事业蒸蒸日上,他的码农生涯却丝毫不见起色。儿子两岁那年,老刘和媳妇一番磋商后,决定当一名全职爸爸。

最初接受这份“工作”时,老刘特别不适应。首先,按照和媳妇达成的共识,老刘每月月初根据预算预支当月全家的开销,月底向老婆报账,多退少补,顺便领一点个人零花钱。从全家赚钱的主力彻底沦为一个伸手要钱的“闲人”,他觉得别扭。其次,老刘需要重新获取身份认同。从前向别人介绍自己,网络工程师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好歹也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但现在,周围人对“一个男人,不上班,在家带娃”这样的人设多少有些难以理解,很多人以为老刘是在自我调整或者休假,过段时间就会重回职场。最后,也是最让老刘难以适应的是,诚如前人所言,带孩子确实比上班更累更费心。尽管老刘自认比老婆更细心更耐心,但当孩子发生各种突发状况后,他一个人还是有些招架不住。好在这是一份让老刘发自内心热爱,而且心甘情愿24小时随时待命的事业,不然,换了别的活儿,拿再多的薪水他也不干。

“全职爸爸”做久了,老刘很快就适应了。向老婆伸手要钱的心理障碍最容易克服——从前他赚钱的时候,手里留下的零花钱也不多,如今给自家打工,他这钱要得越来越理直气壮。至于个人的新身份,周围的人也开始慢慢接受。有一哥们儿还特羡慕老刘不用看老板脸色,只在家里伺候好老婆孩子就行。还有,自从当了“全职爸爸”,经过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老刘带娃的功夫日渐精进。不仅带娃功夫见长,厨艺的进步也得到了老婆的高度认可。

现如今,老刘的儿子5岁了,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了。儿子两年前上幼儿园后,老刘一直琢磨在新媒体创业方面能有所突破,在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后,他有了更周密细致的创业计划。无奈计划不如变化快,老刘老婆在今年8月又怀上了。人到中年,生养不易。老婆建议老刘,先别惦记创业,安心在家带娃。(读者 蒋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我所在的小区是京城众多老旧小区之一,因为小区建成年代不一样,早先建成的,大都是6层左右的旧居民楼,没有电梯。后来建成的是几栋20多层的高层建筑,有电梯。

我有幸住在高层建筑,日常出入有电梯乘坐,的确方便很多。但每天目睹旧居民楼那些老年人上下楼梯的艰难,心情很复杂。他们或自己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下楼,或由儿女抬着轮椅从楼上下来。还有一些老年人腿脚不便,身有疾病,下一趟楼变得异常艰难。因为多种因素,这些老年人并不具备搬离现有住房,选择带电梯住房的经济条件。人们常说“老来难”,老旧小区的下楼难,成了“老来难”的重要困难之一。与小区的老人交流,他们特别企盼终有一天也能坐上电梯,图个出入便利。

几年前,小区没有电梯的这几栋楼的居民联合向街道反映他们的诉求。本以为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电梯加装一事,却历经波折。在征询意见阶段,首先是小区低楼层的住户不同意,他们认为新加装的电梯影响了采光,阻碍了消防疏散通道,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房屋价值。因为如果加装了电梯,他们本来的优势反倒成了劣势,房屋价值贬值了。物业部门也以各种理由不支持。

楼门长张叔是小区比较有威信的代表,作为退休干部,有着很强的个人素质。张叔日常生活中从不摆架子,为人热情,居民中的大小事,既能从街道、社区的管理角度出发,也能充分为居民着想,因此深得大家信任。他家住二楼,电梯可装可不装。但出于为同栋楼高楼层的老年同伴着想,张叔可谓竭尽全力。他从居民家到社区、街道三头跑,不断调解各方矛盾,反映各方的诉求。终于,他做通了低楼层住户的工作,使加装电梯的事提上了日程。

社区单书记也为小区加装电梯一事费尽了心血,他上下协调,不断安排包楼社工深入各家各户反复做说服工作,协调各方利益。

今年6月,历经数年,全封闭的玻璃加装电梯终于安装在了几栋老旧的单元楼前。住在单元楼里的邻居刷卡支付合理的费用,就能方便快捷地乘坐电梯,好多老年邻居终于喜笑颜开。加装的电梯解决了民生痛点,满足了居民的刚需,作为社区居民,我们打心眼里为住户们高兴。(读者 简儿学)电动车挨罚记

闺女终于升小学了,但是学校离家2公里远,考虑到早晨时间匆忙,走路上学不太现实,公交线路又十分拥堵,所以电动车成了首选。

每到早晨上学时间,一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就挤满了自行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等,让人感慨送娃路上,大家各显神通。

北京一向气候干燥,很少下雨。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雨水丰沛,这几天要入秋,下得更频繁了。这不,晚上刚接到孩子,天就变得阴沉了,眼看就要下雨了。从这学期开始,学校托管时间延长到了5点半,放学的孩子加上下班的成人,路上热闹非凡。

早晨出门的时候天气很好,所以并没有带雨具。我接到孩子以后,赶紧蹬上电动车往家跑,生怕被雨困在路上。

回家要穿过长安街,之前有段时间骑电动车载人会被拦下来罚款,理由是存在安全隐患。这个大家都知道,但路况都摆在眼前,如果不骑电动车,那就可能迟到,作为家长更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也许是带娃上下学的人太多了,法不责众,也是群众的正常需求,慢慢地也就不罚了。

要穿过的那个路口还有过街天桥,上下并不是传统的台阶式,而是斜坡,设计之初应该也是便民考虑,儿童推车、自行车等都可以顺利地推行过去。现在送外卖的小哥多了,碰上地面红灯的话,摩托车也是一轰油门就上去了。

路过长安街正好是红灯,我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前面几个电动车、外卖小哥的摩托车都一溜烟上了天桥,我也顺势跟了上去。等过了天桥,要下去的时候,一位交警等在下面,麻溜地拦住我前面的几个电动车和摩托车,掏出纸和笔就开罚单。

有两位眼疾手快,趁交警不注意跑了。剩下三个外卖车手,加上我和另外三辆电动车被拦到了桥下面的空地上。交警给外卖车手开了罚单,每人50块,外卖小哥气哄哄地说不干了,回家!

可不是?这50块钱估计他们得片刻不停地忙活一个小时,送五六单才能赚到这点钱。

交警给我开单子时,我也有点不服气,就问天桥上哪里写着电动车不能过?交警回复,可以过,但是不能骑着过。我更不服气了,哪里标记着不能骑着过?交警训我:这是常识,不需要标识,是不是还需要竖个标识告诉你红灯停、绿灯行啊?

我不服气,交警懒得理我,说你不要走,在这反思一会儿。闺女在电动车后座上委屈地红着小脸,我跟闺女说没关系,妈妈没吵架,只是有点不明白。

又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交警过来,问我是不是带着孩子急着回家?我说对呀,要下雨了。交警说,下次注意行车安全,不要乱窜,带着孩子更要注意,给孩子竖个表率。交警这么一说,我立刻认怂了,连忙说自己光顾着着急,没安规矩等交通信号灯,下次一定注意。警察叔叔大手一挥,快点回家吧。

虽然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被罚,但带着孩子确实应该安全第一。(读者 趴趴) 电梯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