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与军队战备水平

作者:宋晓军

“奥运金牌”与军队战备水平08月4日,美《财政时报》记者罗森伯格(Yuval Rosenberg)发表了以《国防开支有望大幅增加》为题的报道。报道的大意是,由于目前国会两党大多数议员都支持将之前拜登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提高,最终国防预算提高的可能性会很大。鉴于报道中有“五角大楼需要这笔资金为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威胁’提升战备”这样的描述,于是8月8日给我发来这篇报道译文的媒体朋友就问我:美国要在战备上怎么应对中国呢?对此我借用了当天“奥运金牌”这个热词,并结合眼下美国面临的高通胀谈了我的想法。

先说近期美国持续通胀对国防预算的影响。在之前拜登政府提交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约7150亿美元中,有约占98.3%的7033亿美元被人员薪酬(约1673亿美元)、运营与维护(O&M、约2904亿美元)、武器采购(约1336亿美元)和研发/测试/评估(RDT&E)四大开支板块所占。其中除人员薪酬较2021财年增幅3%、O&M增幅2.47%和RDT&E增幅5.26%外,武器采购则下降了5.7%。毫无疑问,高通胀对这四个板块都有影响。但是就战备而言,通胀对O&M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O&M包括设施和装备的维护、燃料和备件的采购、训练和培训的支出及大部分文职人员的薪酬等。简单说,通胀对O&M的影响就相当于提高了练兵的成本,进而就影响了战备水平。因此,增加对O&M的投入就相当于对冲通胀以维持或提升战备水平。

接着再说奥运金牌。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中美的“金牌争夺战”中,应该说是这个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本土优势”外,中国运动员表现最“抢眼”的一次,即到了还剩一天结束时,金牌数仍以38块领先于美国两块。如以此类比,这显然与近些年来中国提高了对职业运动员的O&M投入不无关系(提高训练水平和参加国际大赛次数)。同理,美军的战备水平一直维持较高的状态,与其1973年后实行军队全员职业化后对O&M的持续高投入不无关系。据美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77~2021财年,美军对单兵的O&M年均投入维持了4.1%的增幅,始终高于整体国防预算的增幅。但现在的问题是,就像本届奥运会的“金牌争夺战”一样,美一些议员和军方担心解放军在战备上“逆袭”。原因在于,在解放军经过5年多的“军改”后,已将大量削减非作战机构和人员数量所腾挪出来的资金投入到了一线作战部队,相当于在推进军队职业化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单兵O&M年均投入。正如去年7月31日,美两位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发表的一篇题为《人赢得战争:解放军征募部队等有关事项》的文章中所说的,尽管解放军最近的改革与美国的军事结构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军事人事制度上仍与美国有很大不同……未来10年,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加强中国军队的战备能力以及在大陆以外和中国近海的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话说到最后,那位媒体朋友就问我:对此解放军应该如何应对呢?我借奥运会最后一天美国在金牌数上反超了中国的例子说,就如同运动员备战奥运会争夺金牌一样,应该看到解放军与美军在“战备存量”上仍有一定差距的现实。至于接下来如何缩小“战备存量”的差距,我想答案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给出来了。这就是——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对实现建军100年奋斗目标做了战略部署……要坚持以战领建,强化战建统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形成战、建、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奥运金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