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防长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
作者:宋晓军当地时间7月13日,美防长奥斯汀在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举办的“全球新兴技术峰会”上发表了讲话。在美国防部网站公布他的讲话全文中,我注意到了两点:一是他提到了今年5月他批准的国防部“联合作战概念”与人工智能(AI)的关系;二是他提到了“中国”。由此我就确定了这期这期专栏的题目。
先说奥斯汀谈到的两点。他在讲话中说,如果使用得当,AI在他今年春天批准的“联合作战概念”涵盖的4个领域中将发挥关键作用,即“联合打击”、“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对抗性后勤”和“信息优势”。今天在整个国防部有约600个AI项目在推进,这比一年前要多了很多。他还说未来5年国防部将在AI相关项目上投资15亿美元。随后奥斯汀在提到“中国”时说:“我们并不是唯一了解人工智能前景的人。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一切发生的时间很短。那么他谈到的这两点与他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说,奥斯汀5月13日批准了国防部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战略。联合(J)是指联合作战概念(JWC);全域(AD)是指海、陆、空、天、网“五域”;指挥与控制(C2)是指对部队实施指挥与武器发射进行控制。那如何实现“军事快闪”呢?根据美国防部的设想,首先,将战区内分布在“五域”的所有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信息数据传到共用的“云端”,储存、分析、处理、共享。同时战区指挥官借助AI和机器学习(ML)等技术对这些信息数据再处理,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做出指挥部队和控制武器发射的决策。同时,7月1日美国会研究处在一份给议员介绍JADC2作战概念的报告中,用“优步叫车”对JADC2作战概念做了一个“接地气”的比喻:武器平台和操作人员相当于“车”和“司机”,分布的目标相当于随机出现的叫车“乘客”,而JADC2则相当于用算法提供近似实时“司乘匹配”的“服务平台”。其实“设想”和“比喻”都是为了推进奥斯汀在讲话最后部分所说的:AI是国防部技术现代化的首要重点之一。
说到这要强调的是,JADC2作战概念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如国防部7月6日刚终止了与微软约100亿美元的“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JEDI)合同,并准备重新进行更大范围的招标。其实作为实现JADC2的基础设施,JEDI在2018年6月被国防部推出招标时,还有一个借助电影《星球大战》情节“很流行文化”的名字——绝地武士。现在美国防部将其废止并更改为一个贴近真实的命名——联合作战人员云能力(JWCC)再招标,是否说明美国防部真的决定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了呢?目前看,这应该是美国防部在面对不断强大的中国军力时,试图“以快制多、以快制近”的解决方案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该如何应对呢?我想答案可以在很多国内的“大新闻”里找到线索。比如目前中国已开始加大了数据安全的监管力度;再比如,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中的相关规划要求。总之,无论美国真的是要“军事快闪”打压中国发展,还是要以此为抓手拉帮结伙对中国搞数字技术封锁进而发起一场“数字技术冷战”,中国都会按照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说的: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军情国防部军事